锌铁纳米材料通过降解突变p53蛋白增强突变p53肿瘤化疗敏感性的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l72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P53是细胞内重要的抑癌基因,该基因通过表达p53蛋白参与细胞周期、凋亡、代谢的调控,对肿瘤生长起抑制作用。相关研究表明,超过50%肿瘤中存在TP53基因突变,表达的突变p53蛋白异常稳定地大量积累在肿瘤细胞中。在大多数情况下,突变p53蛋白失去了与其靶基因DNA结合序列相互作用的能力,因而不能激活p53抑癌功能。在某些情况下,突变后的p53蛋白可以获得新的功能,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现阶段针对含有突变p53基因的肿瘤,常见的治疗方案分为以下方案,一个是促进突变型p53蛋白转为野生型p53蛋白,或者降解突变型p53蛋白。第二个方向是抑制突变p53蛋白与其下游靶基因、靶蛋白的作用。目前已经有研究证明,部分含锌小分子化合物可以通过释放锌离子调控突变p53蛋白的构象或者稳定性,但缺乏一定的特异性和可控性,因此本文设想利用纳米材料去直接调控突变p53蛋白的稳态。本文通过一锅煮的合成方法,合成掺杂了锌的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该材料分散性好,形貌均一,TEM显示粒径在10 nm左右,稳定性良好,材料的表面带负电荷。此外,体外测试结果初步证明了该材料具有四氧化三铁材料原有的MRI成像能力以及一定的光热性能。在细胞水平,我们以ES-2(突变型p53)和A549(野生型p53)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发现材料可以通过释放锌离子降解ES-2细胞系中的突变p53蛋白,而并未降解A549细胞系中的野生型p53蛋白。进一步研究表明,锌铁纳米材料可以通过降解突变p53蛋白,对ES-2细胞造成一定的杀伤效果,同时增加ES-2细胞对化疗的敏感性,在相同处理下,对只含野生型p53的肿瘤细胞A549活力影响较小,初步说明本研究合成的锌铁纳米材料对突变p53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特异的杀伤效应。在动物水平,我们构建了ES-2卵巢癌皮下肿瘤模型,结果显示锌铁纳米材料和顺铂的联合治疗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治疗期内并且未对小鼠体重造成明显影响,而单独使用顺铂治疗并未有明显的治疗效果。通过对肿瘤的病理切片分析,锌铁纳米材料联合顺铂治疗组的p53蛋白水平降低,凋亡细胞显著增加。本研究初步证明锌铁纳米材料可以通过降解突变p53蛋白,增加突变p53肿瘤的化疗敏感性,为治疗p53突变肿瘤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其他文献
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要求地面火力更加迅速、机动和灵活,尤其是要求装备迅速部署到世界各地,在结构减重设计的同时,选择轻质材料来替代目前的钢制工件是最有效的途径。钛合金由于具有诸多优异的性能,成为近年来装甲结构件的首选材料。本文综述了钛合金在国内外装甲领域应用的现状,以及目前钛合金在装甲领域应用的技术瓶颈。最后,针对目前国内装甲钛合金应用现状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在工频短路电流作用下,地线-悬垂线夹组件可能由于接触区域过热而导致地线损伤甚至断裂。然而,目前对这类损伤的调查还缺乏重视。地线的断裂将会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威胁。因此,有必要对工频短路电流作用下地线-悬垂线夹组件的断裂机理及防范措施展开研究。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以地线-悬垂线夹组件为实验对象,开展不同运行工况下地线-悬垂线夹组件的实验研究,包括短路冲击电流实验以及基于小电
滨水工业遗存具备遗存空间与滨水空间的双重价值,更新不仅面对着产业转型、城市升级的发展需要,更肩负着还江于民、回归城市生活水岸的公共空间塑造任务。早期“大拆大建”的更新模式往往对地方历史的延续有所忽视,公共空间塑造缺乏对生活场景的关注,存在城市气质被淡化,公共空间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的问题。当前,遗存空间更新开始回归日常视角,历史文化价值与社会公共价值受到更多关注。广州作为珠三角地区工业遗存更新的“领头
大规模天线阵列是5G(第5代移动通信)网络宏覆盖的主流形式,典型采用至多192个辐射单元形成64TR(3单元合成为一路子阵输出)通道,以满足网络覆盖的电性能需求。然而,过多的64收发通道数量带来基站主设备成本和尺寸以及长期应用中的功耗和散热等难题,影响了5G的应用进程。通过引入移相器使之简化为32TR,以及将主设备端的32路滤波器前移到天线端,将化解以上难题。因此,研究具有移相和滤波功能的32TR
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是水产品及禽肉造成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致病菌,本文对水产品中五种致病菌及禽肉中两种致病菌进行了检测分析,并从中分离了60株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及40株沙门氏菌分离株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分型,检测了分离株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以氨苄西林等20种抗菌药物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情况。研究结果可为水产品及禽肉监管提供相关理论依据。1、本研究对采集自南方某市水产市场的水产
中国大陆西南沿海的湛江地区属于我国传统多雷区,在夏季雷雨季节,由于雷击造成的10kV架空线路跳闸、设备损坏等故障时常发生,给供电可靠性造成影响。10kV配电网络在电压等级上划分为中压,主要由10kV配电线路以及变压器、断路器等设施构成,担负着将变电站电能输送并转换为社会生产生活所需用电的重任。随着湛江经济、社会发展,用何种措施能减少该地区中压线路遭受雷害从而提升供电可靠性,具有实际研究意义和应用价
近年来,逐渐出现将换热管埋在地下结构中的情况,地埋管和地下结构共同形成地下热工结构,地下热工结构在地热能交换的过程中,温度场的改变会导致土体应力场的改变,从而导致土体力学特性的变化,接触面的力学特性就变得更加的复杂。能够清晰了解温度作用下接触面上的受力状态、变形机理及其剪切破坏形式,对土体与结构接触面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在自主改进的温控直剪设备基础上,以纯砂、膨润土、天然砂土和混凝土试块为研究
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是扇形天线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与光通信不同,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在企业专网、海岛通信、郊区住宅宽带接入等领域有着独特的优点。通信枢纽站(HUB站)是点对多点通信系统的核心所在,相比终端站点使用的天线,枢纽站对其使用的天线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它的方向图的要求很高,这个跟枢纽站的组网方案和抗干扰要求息息相关。扇形天线的技术标准规定了天线的最小增益、半功率波束宽度、方向图包络等参数要
由于现代人口老龄化和交通事故等问题,骨肿瘤以及交通事故导致的大段骨缺损等疾病急剧增加,迫切需要开发具有高效骨整合能力的植入材料。钛基植入体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临床应用面广、市场需求量大。对钛基植入体进行表面改性可提高植入体界面处的骨整合的效率,然而,骨组织主要由具有压电响应及微纳结构的胶原纤维结构组成,骨细胞存在于骨组织的生理微环境中。研究证实,通过模拟骨组织弹性模量及拓扑结构达
随着莲种植面积的稳步增长,莲及相关产品的产业化发展越来越成熟。莲蓬作为莲产业中的一种副产物,由于不可食用,多被当作废料丢弃。研究表明莲蓬富含多酚类物质,包括原花青素、槲皮素、金丝桃苷和山奈酚等。本研究以莲蓬为原料,提取并纯化了莲蓬多酚,对其抗氧化、抗糖化和抗炎生物活性进行评价,探究其在月饼中的应用情况,拓宽了莲蓬多酚在食品中的应用领域。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获得莲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