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于现代人口老龄化和交通事故等问题,骨肿瘤以及交通事故导致的大段骨缺损等疾病急剧增加,迫切需要开发具有高效骨整合能力的植入材料。钛基植入体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临床应用面广、市场需求量大。对钛基植入体进行表面改性可提高植入体界面处的骨整合的效率,然而,骨组织主要由具有压电响应及微纳结构的胶原纤维结构组成,骨细胞存在于骨组织的生理微环境中。研究证实,通过模拟骨组织弹性模量及拓扑结构达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8YFC1105304和2018YFC11053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51932002、31771080、51702104、51903087和51772106);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6A03030801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现代人口老龄化和交通事故等问题,骨肿瘤以及交通事故导致的大段骨缺损等疾病急剧增加,迫切需要开发具有高效骨整合能力的植入材料。钛基植入体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临床应用面广、市场需求量大。对钛基植入体进行表面改性可提高植入体界面处的骨整合的效率,然而,骨组织主要由具有压电响应及微纳结构的胶原纤维结构组成,骨细胞存在于骨组织的生理微环境中。研究证实,通过模拟骨组织弹性模量及拓扑结构达到仿骨力学性能可显著增强骨整合效果,此外通过外源电场施加电刺激引起细胞响应实现骨整合。模拟骨内力学和电生理微环境调控成骨分化可能促进骨整合的研究较少。当前大量研究工作围绕骨本身的力学特性以及施加外源刺激进行植入体表面仿生构建以提高成骨功效,但仍存在成骨速度慢等问题。因此,本研究通过在钛基植入体表面同时构建仿骨力-电微环境,模拟骨组织所处的复杂环境,用于改善钛基植入体的骨整合性能,促进骨组织再生,为制备新型植入材料提供思路和途径,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临床意义。本研究针对钛基植入体表面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铋异质结的构建开展如下工作:(1)基于钛基二氧化钛的半导体特性,在医用钛表面原位构建二氧化钛纳米锥,同时通过水热反应复合三氧化二铋纳米颗粒,形成具有仿骨弹性模量及内建电场的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铋异质结。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结果表明,在钛表面成功构建了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铋异质结。纳米压痕仪和扫描开尔文探针力显微镜结果证明钛表面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铋异质结具有仿骨弹性模量(7~10 GPa)及表面电势。进一步地通过莫特肖特基测试结果证实该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铋异质结形成内建电场,COMSOL理论模拟进一步证实内建电场的存在,可以实现钛表面力-电微环境的特性。体外细胞实验证明,该钛基植入体可以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为后续开展成骨分化实验提供生物学基础。(2)钛表面仿骨微环境的可控构建有望提高骨再生效率。基于以上研究工作,本研究通过模拟骨内力-电微环境,进行体外及体内实验探索其调控成骨行为。体外细胞实验表明钛表面二氧化钛/三氧化二铋异质结的构建,显著促进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黏附和铺展,植入体表面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并且呈现出明显的钙结节沉积,同时,上调ALP,OCN,RUN×2和BMP-2相关成骨基因的表达,为纯钛组的2~3倍,二氧化钛组的1~2倍。进一步,力相关蛋白YAP通路和电相关信号通路PI3K的成功激活,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受到力信号和电信号共同的影响。动物体内植入实验也表明该功能化的钛基植入体可以成倍提高植入体界面的骨整合能力,骨体积分数则为纯钛组的1.88倍,二氧化钛组的1.38倍。本研究在钛基植入体表面成功构建力-电微环境用于促进快速骨再生,对骨植入生物材料的设计和精确调控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快速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大规模扩张,导致城市热岛效应也日益严重的同时也对人居环境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近年来全球各地城市开始积极采取“城市降温”措施,我国也出台了一系列气候适应性规划标准与规范,但城市形态相关的规划设计中仍较少考虑对城市热环境的影响。滨水街区是城市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其热环境在内部受街区形态影响,在外部受水体的降温效应影响,开展滨水城市街区的热环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局地气候分区理论的兴起
当高压XLPE电缆出现缓冲层放电烧蚀缺陷后,在缺陷位置会出现烧蚀痕迹,严重时会发生电缆线路的击穿事故,这将严重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研究缓冲层放电烧蚀缺陷机理,减少因此类缺陷导致的电缆故障发生,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基于此背景,本文所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缓冲层结构和缺陷特征的分析。调研国内使用的主流缓冲层类型,并分析半导电聚酯非织造阻水布型缓冲层的结构和组成,通过参数测量实
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要求地面火力更加迅速、机动和灵活,尤其是要求装备迅速部署到世界各地,在结构减重设计的同时,选择轻质材料来替代目前的钢制工件是最有效的途径。钛合金由于具有诸多优异的性能,成为近年来装甲结构件的首选材料。本文综述了钛合金在国内外装甲领域应用的现状,以及目前钛合金在装甲领域应用的技术瓶颈。最后,针对目前国内装甲钛合金应用现状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在工频短路电流作用下,地线-悬垂线夹组件可能由于接触区域过热而导致地线损伤甚至断裂。然而,目前对这类损伤的调查还缺乏重视。地线的断裂将会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构成威胁。因此,有必要对工频短路电流作用下地线-悬垂线夹组件的断裂机理及防范措施展开研究。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以地线-悬垂线夹组件为实验对象,开展不同运行工况下地线-悬垂线夹组件的实验研究,包括短路冲击电流实验以及基于小电
滨水工业遗存具备遗存空间与滨水空间的双重价值,更新不仅面对着产业转型、城市升级的发展需要,更肩负着还江于民、回归城市生活水岸的公共空间塑造任务。早期“大拆大建”的更新模式往往对地方历史的延续有所忽视,公共空间塑造缺乏对生活场景的关注,存在城市气质被淡化,公共空间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的问题。当前,遗存空间更新开始回归日常视角,历史文化价值与社会公共价值受到更多关注。广州作为珠三角地区工业遗存更新的“领头
大规模天线阵列是5G(第5代移动通信)网络宏覆盖的主流形式,典型采用至多192个辐射单元形成64TR(3单元合成为一路子阵输出)通道,以满足网络覆盖的电性能需求。然而,过多的64收发通道数量带来基站主设备成本和尺寸以及长期应用中的功耗和散热等难题,影响了5G的应用进程。通过引入移相器使之简化为32TR,以及将主设备端的32路滤波器前移到天线端,将化解以上难题。因此,研究具有移相和滤波功能的32TR
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等致病菌是水产品及禽肉造成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的主要致病菌,本文对水产品中五种致病菌及禽肉中两种致病菌进行了检测分析,并从中分离了60株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及40株沙门氏菌分离株进行生化鉴定和血清分型,检测了分离株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以氨苄西林等20种抗菌药物对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其耐药情况。研究结果可为水产品及禽肉监管提供相关理论依据。1、本研究对采集自南方某市水产市场的水产
中国大陆西南沿海的湛江地区属于我国传统多雷区,在夏季雷雨季节,由于雷击造成的10kV架空线路跳闸、设备损坏等故障时常发生,给供电可靠性造成影响。10kV配电网络在电压等级上划分为中压,主要由10kV配电线路以及变压器、断路器等设施构成,担负着将变电站电能输送并转换为社会生产生活所需用电的重任。随着湛江经济、社会发展,用何种措施能减少该地区中压线路遭受雷害从而提升供电可靠性,具有实际研究意义和应用价
近年来,逐渐出现将换热管埋在地下结构中的情况,地埋管和地下结构共同形成地下热工结构,地下热工结构在地热能交换的过程中,温度场的改变会导致土体应力场的改变,从而导致土体力学特性的变化,接触面的力学特性就变得更加的复杂。能够清晰了解温度作用下接触面上的受力状态、变形机理及其剪切破坏形式,对土体与结构接触面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在自主改进的温控直剪设备基础上,以纯砂、膨润土、天然砂土和混凝土试块为研究
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是扇形天线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与光通信不同,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在企业专网、海岛通信、郊区住宅宽带接入等领域有着独特的优点。通信枢纽站(HUB站)是点对多点通信系统的核心所在,相比终端站点使用的天线,枢纽站对其使用的天线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对它的方向图的要求很高,这个跟枢纽站的组网方案和抗干扰要求息息相关。扇形天线的技术标准规定了天线的最小增益、半功率波束宽度、方向图包络等参数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