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组空气制动系统仿真与研究

来源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hilips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动系统作为保障其安全运行的关键部件,目前关键设备的核心技术却仍被国外掌控。数值仿真技术的出现解决了传统试验的成本高、数据离散等问题,因此利用数值仿真技术准确的分析、评估、模拟关键部件的原理及工作过程,并进一步的研发设计自主化设备已成为我国制动领域刻不容缓的课题。本文以CRH3型动车组制动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基于AMESim对直通式制动系统进行了建模分析并结合不同工况和试验台数据进行了检验和改进。其次,针对直通式制动系统故障情况下,对备用制动系统进行了仿真建模及泄露检验设计。全文主要内容如下:(1)收集了国内外动车组制动技术以及制动数值仿真领域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未来发展趋势。对动车组制动控制系统及制动功能下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分析。(2)利用AMESim软件对BCU主要部件进行了初步建模和特性分析,在常用制动和紧急制动仿真后证明了该系统可以高效准确的输出预控压力;随后引入载重等参数及控制策略,并针对不同工况进行参数改进。最终发现其能够良好的模拟8级常用制动、紧急制动等,能够满足工程实际要求。(3)搭建了制动试验台,通过对比真实数据并利用批量处理功能不断更改步长对BCU主要部件模型进行参数改进,最终确定EP阀PID值为1,0.04,0.005,电磁阀响应频率为150Hz;空重阀的弹簧预紧力为3902.1N,杠杆比例为5.3:3.1;中继阀供气开口面积为2mm~2,排气开口面积为4.5mm~2。(4)本文分析了备用制动系统,建立了备用制动系统模型,并针对泄露检验问题设计了一种简便的检测装置,为证实其可行性,对其进行了建模和分析,参照评判标准最终确定此装置相对可靠。
其他文献
经济体制的转变使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向资本倾斜,劳资矛盾凸显。一方面,由于工会角色的复杂化以及中西方工会权利基础的差异,部分学者对我国工会职能定位与工资溢价能力产生质疑,研究结论难以统一。另一方面,国内有关工会工资溢价的研究往往较为片面,忽略了在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下,受工资决定因素及工会参与倾向差异的影响,工会工资溢价效应的异质性特征。基于以上背景,文章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2
有人说民族声乐艺术是高贵的,普通人玩不起也听不懂,尽管当今社会的快餐文化、快餐音乐千篇一律,却往往会引发普通人最直接的情感碰撞。诚然,在大众看来,欣赏民族声乐留下印象的往往只是演唱者音域的高低、音质的好坏,他们很难从思想上、生活上产生出和民族声乐的共鸣,加之越来越多的声乐爱好者苦苦探究于声乐的技术本身而极大的忽略了歌曲的人文背景、表现形式以及情感传递,民族声乐艺术逐渐成为了大众眼里晦涩难懂的艺术!
据我国疾病爆发监测和数据报告表明,在2009年至2019年期间由食源性致病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多达3170起。处于致病率首位的便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虽致死率不高,却几乎能污染所有
含氮杂环化合物在有机合成领域起着重要的的作用。例如,异恶唑啉及其衍生物等就是这类重要的五元含氮杂环,目前已经在一些天然产物和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中被发现,且部分含有该单元的分子化合物经过临床实验表现出一定的抗病毒、抗真菌、抗癌和抗肿瘤等药物活性。正因如此,异恶唑骨架的构建逐渐受到有机化学家们的重视。许多关于异恶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也已被相继报道。基本上是通过腈的氧化物和烯烃的1,3-偶极环加成反
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尤其是空气污染问题。2013年大范围爆发的雾霾天气使得“雾霾”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而现如今日益严重的雾霾污染使得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随着工业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全球环境污染以及能源供应问题亟待解决。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和洁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研究主题,而
随着现代制造业向着智能化、重型化方向发展,静压滑动轴承作为大型加工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使用流体润滑,具有承载力高、运行稳定、摩擦力小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但在
认知诊断评估理论是个性化适应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知诊断理论自提出以来,便由于其能够细致地分析与解释考试结果而备受关注。要进行认知诊断测验以实现对每类学生的知识掌握状态准确地诊断,首先要标定测验Q矩阵或进行特征提取,即标定出每个题目所测量的知识点,然后根据题目特征及其量化的试题参数,从测验Q矩阵中选择合适的题目组成试卷。从认知诊断的基本过程来看,测验Q矩阵质量和试卷质量对于精准诊断十分重要。因此,
我们处在一个经济快速发展,信息高速传播的现代社会之中。人们从古至今都未停止过脚步去追逐美好的、高质量的生活方式。中国的“食”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人们日常食品类必要的
本文综合运用测井、录井、压汞、相渗等多种资料对长6油藏进行了储量计算、三维地质建模研究、动用程度评价以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结合研究地质背景对构造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长6油层构造简单,各小层继承性强,构造幅度低。精细研究测井曲线与物性、饱和度之间的关系,总结了长6段储层四性关系,采用孔隙度与声波时差回归方程计算孔隙度,采用油基泥浆取心分析法、压汞实验法以及阿尔奇公式等多种方法确定油藏原始含油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