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培训体系优化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69293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是由我国中央提出的,将国有企业转型为现代化企业的一项重大战略行动。将“优化管理、加强激励机制、突破主营业务、提升效率”视为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点方向,提出了推进国企混合发展的总体思路。因此,最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着力点在于如何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营,更加充分的激发出国有企业的活力,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社会生产率、提升效益水平以及增强国有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国有企业在开展混改的进程中,其内部治理体制机制必然要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变革做出适应性地改变,来适应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要求。因为中层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也影响着混改战略的实施效果、执行力和执行效率,为此企业内部治理体制机制的改变也直接影响到混合所有制改革后的国有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素质,并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此背景,本研究探讨混改国企中层管理人员培训这一重要命题,对构建混改后国企中层管理人员培训体系、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参考意义。全文由六章构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论述了选题的背景、意义、方法和思路。第二章是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重点对管理培训体系的相关理论基础和企业中层管理培训体系相关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并对理论基础在本文中的相关运用做出了简单评述。第三部分内容为D公司中层管理培训体系现状,介绍了D公司的组织架构和人员概况。并从需求调查的角度、计划制定的流程、课程实施的过程以及评估四个层次对D公司现有的培训体系进行简要阐述。第四部分为D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核心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的培训状况进行整理并编制问卷,对目前的培训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二是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为后续问题原因分析提供原因以及数据支持。第五部分为D公司的中层管理培训系统优化。首先对中层管理者培训系统优化思路加以总结,其次针对问卷调查反映出的问题,从明确培训需求到将行动学习理论融入到培训方案设计中,再到培训实施环节的优化设计,最后完善中层管理人员培训体系效果评估系统。第六章则是总结与剖析了国有企业在混改背景下的中层管理人员培训体系的优化问题,对出现的问题做出了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就业是民生之本、财富之源、社会稳定之根基,也一直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就业和失业问题事关千家万户,是社会长期关注的焦点。在近年来的政府工作报告及经济工作会议中,多次强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我国要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并在“六稳”的基础上将就业置于“六保”任务之首,这足以见得我国党和政府对就业与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宏观经济政策正从“保增长,稳就业”向“保就业,稳民生”的目标转变。而作为保就业、稳民
为研究天津地区热应激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采集了 2018 年 1—11 月份成母牛生产性能测定结果,监测了区域内夏季 8 月份奶牛场环境温度、湿度和水槽温度及奶牛体温、采食量、产奶量和乳品质。结果表明:2018 年 1—11 月份,奶牛平均日产奶量 27.50~34.43 kg,牛奶月平均乳脂率、乳蛋白率和非脂固形物含量分别为 3.40%~4.14%,3.11%~3.35%,8.51%~8.79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而注重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构建的单元教学满足了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因此,从各方面有效推进单元教学愈发重要。基于理解的教学设计模式(Understanding by Design,UbD)为单元教学构造了新的框架,本文基于UbD模式和初中数学单元教学,开展单元教学应用策略的研究,帮助学习者生成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内容如下:首先,设计调查
<正>现代高科技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人们的生活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也引发了社会、法律、道德等多层次复杂交叉的社会文化问题,而应用单一学科的知识已难以解决此问题,必须基于以传统文科为基础、跨学科交叉、协同应用解决生活问题。如今,传统金融面临着颠覆性的改革难题,在稳固传统领域的基础上要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
期刊
奶牛经过不断选育,产奶量不断提高,但高产奶量增加了奶牛机体产生的热量,在周围环境温度和湿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热量会积累加剧,进而导致热应激的发生。为了散热,奶牛启动一系列的适应机制,包括增加呼吸频率、出汗等,长期则导致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的下降,极大地影响了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对奶牛热应激评定、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及缓解热应激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缓解奶牛热应激提供有效的综合方案。
古诗词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学习古诗词是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初中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不足,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师重点思考的问题。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三鉴赏”教学法,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特点将多种元素融入古诗词教学中,提高了诗词教学的可视性和实效性。同时,结合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提出新的教学理念,以期提升初中学生的古诗
期刊
庐陵文化是江西吉安江右人创造出来的区域性文化,是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庐陵文化旅游资源内涵极为丰富,有着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但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开发模式,庐陵文化旅游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开发。本文在对庐陵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价值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各类资源提出合适的开发模式,包括书院研学模式、非遗体验模式、名人专项模式,期望为庐陵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一些具体可行的建议。
古诗贯穿于语文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本文基于当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以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为例,探讨小学语文中年段古诗词教学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