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多肽的结构特征及DPP4抑制作用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y6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肽基肽酶Ⅳ(DPP4)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可通过调节其活性来控制餐后血糖的浓度,从而达到防治Ⅱ型糖尿病(T2D)的目的。在近年的研究中,具有DPP4抑制活性的生物活性肽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燕麦、荞麦和青棵是健康食品,传统上认为它对心血管疾病有益,其蛋白质含量很高,但其蛋白多肽的健康作用不甚清楚。本文研究了燕麦、荞麦和青稞蛋白多肽对DPP4的抑制活性:鉴定了燕麦球蛋白多肽的结构特征,计算机模拟筛选出并合成了人工多肽:最后利用Caco-2细胞模型研究了燕麦多肽对细胞内DPP4抑制活性和表达的影响,经及对与T2D相关的靶标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转运蛋白2和5(GLUT2和GLUT5)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从燕麦中提取球蛋白和谷蛋白,从莽麦中提取清蛋白和谷蛋白和从青稞中提取清蛋白和谷蛋白成分。利用不同水解方式水解脱脂粉和蛋白粉获得的水解物均具有DPP4抑制活性,且均呈现浓度依赖性:体外胃肠道模拟水解燕麦、荞麦和青稞脱脂粉水解后的DPP4抑制活性检测发现燕麦粉的水解物对DPP4抑制活性最强,其IC50值为0.99 mg/mL;胰蛋白酶水解燕麦球蛋白14 h,且分子量(MW)小于3 kDa(MW<3 kDa)的组分(OGb)对DPP4的活性抑制性较强(IC502.04 mg/mL);碱性蛋白酶可在短时间内释放出更多的DPP4抑制肽。(2)利用液质联用(LC-ESI-MS/MS)对OGb进行多肽成分分析,得到了35个多肽,其肽链长度均大于7个氨基酸残基,且N端均含有‘R’或‘K’残基;通过电脑模拟技术筛选出了9个多肽,它们均可以与DPP4活性中心紧密结合,对其中两个结合性最好的多肽LQAFEPLR (LQ8)和EFLLAGNNK (EF9)进行人工合成,发现其对DPP4(来自猪肾脏)抑制活性均呈浓度依赖性,其中,LQ8的抑制活性很高,其IC50为103.5 μM(0.1 mg/mL),而EF9随着浓度的增加对DPP4抑制活性变化缓慢,浓度在400 μg/mL时对DPP4的抑制率仅为30%左右。(3)首次通过Caco-2田胞模型对燕麦多肽的抑制机制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用含有LQ8, OGb和Sitagliptin (STP,阳性对照)的完全培养液分别处理Caco-2细胞,控制细胞培养时间。结果发现48 h培养的Caco-2细胞中DPP4的活性最低,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发现这些样品能够减少Caco-2细胞内DPP4的相对表达量,增加肠促胰岛素GLP-1的相对表达量,但同时也促进了其它糖尿病靶标的相对表达量,如α-glucosidase和GLUT2和GLUT5.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燕麦蛋白可能是糖尿病防治很好的肽源,值得得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对2008~2016年如皋市白蒲镇手足口病疫情进行分析并且探讨有效防控措施。方法对自2008年5月2日以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法定传染病报告中如皋市白蒲镇的手足口病发
本论文以柠檬作为研究对象,对柠檬果肉、柠檬皮中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提取、纯化工艺研究;对提取物中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检测;对提取物粗品和初步纯化后样品的抗氧化性能进
随着国内外巧克力市场的不断扩大,具有高度自动化的巧克力碾磨设备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以往的五辊精磨机控制系统开发过程都必须结合被控对象实物来完成,因此造成了实物样机与
在汶川地震、奥运会、两会开幕式、纪念日等重大事件面前,各大报纸的头版纷纷让位于这些"特别事件",而且极尽各种视觉表征之能事,视觉话语无疑成为各大报纸重点呈现的元素构
以银川市为例,对城市居民节水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银川市居民总体节水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受教育程度、城市人均GDP、水资源危险系数和水价等因素均显著
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T)是2007年在我国批准上市的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新型左旋核苷类药物。替比夫定上市前的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无论乙型
铝合金具有轻质、可塑性好、比强高、耐腐蚀等特点,适用于大跨空间结构,但由于其弹性模量偏低,稳定问题比较突出。本文对6082-T6铝合金箱形及L形截面压弯构件进行了稳定承载力试
科技技术日新月异,目前市场上的智能硬件更是层出不穷。智能硬件是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一个科技新概念,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对传统的穿戴设备进行改造,进而让其拥有智能化的功
发酵辣椒酱味道鲜美可口,相较于普通辣椒,其具有独特的发酵风味及较高的营养价值,更受到人们的喜爱。随着发酵辣椒酱制品的品种日益繁多,消费者对于其品质、口感以及风味的要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人类的肠道微生物菌群与健康密切相关,其对于药物、饮食以及环境中有可能暴露的污染物均表现出极高的敏感性、特异性。该文综述了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包括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