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调查与实践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2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方法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占有和知识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改革已将过程和方法列为三维教学目标之一。做好科学方法的教学工作,既有益于当前的改革实践,又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升。因此,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对高中物理教学有着重大的意义。本论文以山西省榆次区某中学为调查对象,对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现状做了调查研究。在实施调查前,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主要对当前国内外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情况作了综述,了解了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之上,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课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教育类和心理类书籍,本论文补充和完善了该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理论基础,分别是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物理学科的知能结构理论和教育统计学基础,并结合教学实践和理论分析,提出了一定的见解。本论文查找了相关研究的调查问卷,结合本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对问卷作了修改和补充,以人教版普通高中物理实验教科书(以下简称“人教版教科书”)必修1,2模块为内容,分别针对高二年级的部分学生和高中全体物理教师实施了调查。对高中物理教师对于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实施情况,以及学生对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接受情况做出了调查研究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分析,发现目前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实施情况普遍不好,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教师对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高,教学态度不端正,教学方式单一;另一方面,学生对物理科学方法的了解程度不高,学习态度不够积极,学习途径单一,评价方式简单甚至没有。根据调查发现的问题,结合相关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本论文提出了学习阶段和教学事件并重的教学模式,即在开展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时候,把整个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教师设计的教学事件要和学生的学习阶段相对应,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过程。最后,本论文把学习阶段和教学事件并重的教学模式在实际课堂中做出了实验教学,并对实验的结果做了跟踪调查研究。根据一段时间的教学实验,发现实施学习阶段和教学事件并重的教学模式的班级,物理成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进步。
其他文献
随着国内外股票市场的迅速发展,有关股票和股票市场的相关理论不断丰富,最开始建立的有效市场假说等理论在现代金融市场已经逐渐变得不再适用,即资产价格不能完全反映资产的基本价值。而我国的股票市场发展不过20年,信息披露机制还不完善,股民投资素质不高,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较严重,投资者更容易做出不理性的行为,导致资产价格偏离其基本价值的情况更为严重。行为金融理论认为投资者行为中的非理性成分已经对股票价格、股市
现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更新,线上教学已经逐渐的成为了教育领域一项全新的教学方式。将线上教学模式应用到初中物理教学中,成为了初中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初中物理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基于天津市塘沽区物理课时少的情况,只依靠课堂时间去完成初二和初三年级的课程内容存在一定的困难,实现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更是难上加难。同时,面对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教学的方式必须有所改变。为了解
解析几何是学生在高中阶段数学学习的必学内容,在高考中也是必考内容,学生对解析几何的学习感到非常的困难.人教A版教材是全国使用最广泛的教材,上教版教材是我国发达地区的代表性教材.因此,本研究选取人教A版和上教版高中数学教材作为样本教材,研究内容是平面解析几何,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去比较,宏观上从教材的栏目设置、图表、章节目录和主要内容四个方面比较;微观上从核心概念、知识点、范例、习题这四个方面进
立体几何是高中几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高考中的分值一般在17-22分,立体几何解题错误一直也是教师和学生非常重视的话题,对于文科学生而言生,空间想象能力比理科生更差,学习立体几何来非常的吃力,教师也教的很苦恼。到了高二,学生已经适应了高中生活,正是冲刺的好时候。为了能更好的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优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减少解题错误,那么对高二立体几何教学中学生解题错误的调查分析就显
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近几年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教师们在教学中需要探索和交流的重心。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侧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逐步形成适应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在高中教材中圆锥曲线的教学始终是一个难点,教师教起来困难,学生学起来力不从心,所以在高考中得分也比较少。本文针对现在乡镇学校的高中圆锥曲线的教与学的困难情况,基于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原
因数学学科的严谨和严肃,知识内容的抽象和难理解,使得人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感到单调和乏味,为了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趣味数学成了目前学校教师常用的教育手段,随着国家颁布和施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推进,越来越多的地方和学校开始重视校本课程的建设,并且结合本土优势开发自己的特色课程,特别是近些年教育理念的革新,如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进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要求,作为第一教育战线的老师要探索各种教育方式,培养各类人才,它们离不开对数学的研究。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逻辑推理能力作为数学的六大核心素养之一,数学逻辑推理能力正受到数学教育界的热烈关注。国家的发展和竞争离不开高科技的人才,高中是学生能力形成和培养的关键时期,是为国家选拔和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阶段,提高高中生整体
随着海南新高考政策的推进,我校高二年级是首届拿着新教材学习,并将参加2022年新高考的年级,孩子们初次接触圆锥曲线,却遇到重重困难。为了今后圆锥曲线的教学更加有效,对当前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调查,以及教师可以采取的教学对策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测试试卷、调查问卷、个人访谈的形式,以海南省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高二年级6个班24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本校数学教研组部分老师给的建议,
本文主要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图的一种新分解——升分解的概念,归纳总结了目前所得到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研究的发展方向;第二部分着重研究了具有小于21条边的所有图的升分解问题,从而证明了q<21的图可以升分解。
本文以新疆沙湾一中为例,经过具体实践深入探讨了民汉合校混合编班环境下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的培养策略研究。本文分六部分来论述民汉合校混合编班环境下高中历史学科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的培养策略研究: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论述了七个问题,第一是选题依据,从自我实践依据、相关政策依据、理论依据三个方面论述了本论文之所以选题“民汉合校混合编班环境下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研究—以新疆沙湾一中为例”的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