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MW亚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xuaner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已经达到新的水平。但是从机组出力、负荷调节及电价经济性等方面综合评价,火力发电仍占据我国电力系统的基础性地位,也一直是我国电力供应的主要方式。其中600MW亚临界火电机组的低运行成本和高效益的回报,使得此类机组在电力市场中一直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协调控制系统是火力发电机组众多控制系统之中的核心,是联结电网与发电机组的纽带,协调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发电机组运行的经济性与安全性。本文首先对现役火电机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指出由于电力行业产能过剩导致现役火电机组通常只能工作在60%-80%负荷工况下,若要使协调控制系统在实际运行工况下达到更好的控制效果,需要对协调控制系统控制结构和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本文以某600MW亚临界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协调控制系统控制任务以及被控对象动态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为协调控制系统模型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利用大量火电机组实际运行数据,运用智能优化算法对协调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并进行模型验证,为协调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模型基础。本文研究的600MW亚临界火电机组在60%-80%负荷工况下运行时,协调控制系统存在负荷响应速度慢、在负荷变动时主蒸汽压力波动较大、主蒸汽压力不能快速跟踪主汽压设定值等问题。根据上述问题,在原有控制结构的基础上对控制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并对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运用MATLAB仿真程序对协调控制系统优化设计前后的控制效果进行了对比实验,并在基于虚拟DCS的激励式仿真机上模拟真实火电机组运行环境,对优化设计后的协调控制系统控制效果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显示,经过优化设计的某600MW亚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能够快速跟踪外界负荷变化,主蒸汽压力能够迅速跟踪主蒸汽压力设定值,有效提升了协调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为其他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优化设计提供了思路。
其他文献
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能耗占社会能源总消耗的比例居高不下,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源头之一,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建筑碳减排将是全球中长期温室气体减排的重点。草砖作为一种天然
近年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其简单的制备工艺,高的吸光系数和优良的电荷传输性能成为光伏领域研究热点。虽然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发展迅速,其功率转换效率不断取得突破,但是仍然
课题题目:职业教育集团化建设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124,本项目为2015年山东省企业培训与职业教育重点课题。  摘要:职业教育集团化充分发挥集团办学的协同效应、品牌效应、集聚效应以及互补效应的优势,实现职业技能人才教育、培养的集约化、高端化。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在优化职业教育资源、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创新职业教育模式、提升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效
【摘要】地理多媒体教学课件,是以多媒体为载体呈现地理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可以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重复放映等手段予以解决。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地理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兴趣 直观
【摘 要】家长会是班主任与家长密切沟通的重要形式之一。家长会有它的局限性,对于特殊家庭及特殊学生,班主任更应把爱心送到家里,进行家访,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更有利于班主任的教育工作。  【关键词】开好 家长会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252-02  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家长会”是学校、班主任为了达到教育目的
摘 要: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继续与扩展。要解读课标,将课外阅读引入课内;研究教材,将课内外阅读紧密结合;引导“悦读”,培养学生“悟性能力”;指导“研读”,培养学生自主能力;鼓励“演读”,发挥学生表现能力。  关键词:小学 阅读 课外 指导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拓展课外阅读是指以语文教材为中心,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教材中各单元均有
十二指肠乳头癌是一种常见的肝胆外科疾病,通常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但手术时间长,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及手术死亡率高,不适合高龄、有严重并发症的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局部
摘要:随着焊接机器人产业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用焊接机器人替代焊工,对机器人焊接技术人才产生迫切需求。这就使得高校需要顺应形势,开展或加强《机器人焊接技术》课程,同时还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培养质量。本文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引入离线编程机器人仿真技术,并重新设计《机器人焊接技术》教学体系,将离线编程机器人仿真技术融入教师仿真演示、学生上机实习、学生机器人实验和课程设计中。从而在不大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