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近期疗效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41507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在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中的假体选择及近期疗效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20年3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骨科关节组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从中挑选出因严重的膝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创伤性关节导致的伸直型膝关节僵硬患者,依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选取5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研究,根据置入假体的不同分为CR组和PS组。两组患者在根据膝关节术前活动度分为轻度组(活动度为50°至90°)和重度组(活动度为0°至50°)。CR组26例患者,共30例膝,轻度组16例(20膝)年龄50~84岁,平均(62.69±10.87)岁,男性7例(8膝),女性9例(12膝)。术前膝关节活动度为(73.30±10.47)°,术前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为(36.60±7.05)分。重度组10例(10膝)年龄27~75岁,平均(50.0±14.41)岁,男性3例(3膝),女性7例(7膝)。术前膝关节活动度为(30.60±11.06)°,术前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为(33.10±5.84)分。PS组28例,共30例膝,轻度组18例(20膝)年龄50~84岁,平均(64.22±11.15)岁,男性8例(9膝),女性10例(11膝)。术前膝关节活动度为(72.50±9.47)°,术前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为(37.95±7.28)分。重度组10例(10膝)年龄47~80岁,平均(60.30±12.67)岁,男性5例(5膝),女性5例(5膝)。术前膝关节活动度为(29.60±10.28)°,术前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为(34.10±4.82)分。两组患者中需行双侧膝关节置换者均分期置换,其中CR组分期手术间隔3.2~6.3月,平均3.8月;PS组间隔3.0~5.4月,平均3.4月。术后统计四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和患者满意度等评估两组患者膝关节术后早期临床效果。[结果]术后1月CR和PS两组患者中的轻度组ROM值分别为(95.65±6.23)度和(93.60±6.32)度;HSS 分别为(60.65±6.53)分和(61.50±5.81)分;VAS评分分别为(2.45±1.50)分和(2.80±1.40)分;AKS临床评分分别为(68.60±4.66)分和(67.35±5.33)分;功能评分分别为(48.00±8.34)分和(47.00±10.69)分,经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CR和PS两组患者中的重度组ROM值分别为(53.20±10.39)度和(52.40±9.02)度;HSS评分分别为(63.20±9.75)分和(60.90±9.94)分;VAS 评分分别为(3.70±1.57)分和(3.80±1.55)分;AKS 临床评分分别为(64.50±6.31)分和(65.90±6.38)分;功能评分分别为(39.00±3.94)分和(38.50±4.74)分,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月,CR和PS轻度组ROM值分别提高到(107.45±5.26)度和(106.25±5.49)度;HSS 评分分别提高到(68.85±5.20)分和(69.30±5.15)分;VAS 评分分别为(1.20±1.15)分和(1.40±1.23)分;AKS 临床评分分别为(73.25±3.11)分和(70.80±5.93)分;功能评分分别为(83.75±5.10)分和(85.25±5.73)分,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R和PS重度组ROM值分别提高到(81.80±4.24)度和(82.50±5.89)度;HSS评分分别提高到(64.30±6.64)分和(65.70±6.88)分;VAS评分分别为(1.90±0.99)分和(2.00±0.94)分;AKS 临床评分分别为(72.90±5.40)分和(68.10±5.47)分;功能评分分别为(74.50±5.99)分和(75.50±7.25)分,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对CR和PS组内进行比较,CR轻度组和重度组术后1月和3月ROM值分别为(95.65±6.23)度、(53.20±10.39)度和(107.45±5.26)度、(81.80±4.24)度;术后1月和3月AKS功能评分分别为(48.00±8.34)分、(39.00±3.94)分和(83.75±5.10)分和(74.50±5.99)分,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S轻度组和重度组术后1月和3月 ROM 值分别为(93.60±6.32)度、(52.40±9.02)度和(106.25±5.49)度、(82.50±5.89)度;术后1月和3月AKS功能评分分别为(47.00±10.69)分、(38.50±4.74)分和(85.25±5.73)分和(75.50±7.25)分,经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54例(60膝)均获得随访,CR轻度组4例腓静脉或肌间静脉血栓形成;重度组1例腓总神经损伤,1例切口浅层感染,1例术中胫骨结节撕脱。PS轻度组3例比目鱼肌肌间静脉或肌间静脉血栓形成;重度组2例切口浅层感染,1例假体周围感染。其余患者住院期间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假体移位、衬垫脱出、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结论]1.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是可行的,但术后疗效及患者满意度有待提高。2.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最主要手术适应征是膝关节疼痛,其次才是改善膝关节活动度。此外,还应考虑患者的期望值。3.在轻度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患者中行膝关节置换术时,手术视野的显露首选股四头肌松解术。在重度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患者中行膝关节置换术时,手术视野的显露首选股四头肌斜切术。4.在后交叉韧带正常及术者十分熟悉PS和CR两种假体的手术差异的前提下。膝关节轻度僵硬,且年龄较小的患者,建议使用CR假体。膝关节重度僵硬,且年龄较大的患者,建议使用PS假体。5.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和僵硬原因与术后关节活动度有关。术前活动度越差的患者,术后活动度也越差。术前导致膝关节僵硬的病因与术后活动度有关,但有待进一步研究。6.膝关节术前僵硬程度越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越高。
其他文献
[目 的]研究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中,静脉全麻(GA)联合超声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CBPs)对机体脑组织氧合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 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颈动脉粥样硬化致颈动脉严重狭窄且内科治疗无效,影响生存质量甚至有生命危险而接受CEA患者,用简易认知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估患者,并筛选出总分达27分以上的患者共40人,随机分为两
[目的]通过对sEST+EPBD联合EML治疗胆总管大结石病例的回顾性分析,讨论影响手术时间的因素,并分析手术时间对术后胰腺炎发生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01月至2019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镜室ERCP取石治疗的病例。筛选出结石直径≥15mm,并使用sEST+EPBD联合EML取石的病例74例。根据手术时间分组,A组为≤60分钟(n=41),B组为
[目的]通过对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ii,Ab)的相关临床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及Ab菌株的分离情况。对开颅术后颅内感染Ab的相关危险因素,Ab菌株的耐药性,感染后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统计其预后情况。为防治术后Ab的感染,药物及其治疗措施以及方案选择等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
[目 的]研究中期烟雾病的复合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优劣,并分析远期卒中的危险因素。[方 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一科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Ⅲ期和Ⅳ期烟雾病(MMD)患者共67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手术组和保守治疗组,统一在2021年2月行横断面随访,对比患者入院及随访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结局、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率、远期卒中情
[目 的]本文通过收集经皮球囊压迫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病例,分析疗效情况、相关并发症情况及相关因素,探讨该手术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近期疗效。[方 法]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一科2018年9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21 1例作为为临床数据,分析患者手术中、术后疗效情况及相关并发症情况,并根据患者术后疗效,对患者年龄、性别、疼痛分布区域、病程长短、既往手术史、困难穿
[目的]对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老年病人实施关节置换是很常见的临床决策,近年来,外科医师的目光正逐渐从半肩关节置换术(HA)集中到反式全肩关节置换术(RSA)。最佳的治疗方法仍有争议,相对于HA,RSA在改善的这类患者的功能结果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优越性尚无定论。我们假设在老年人群中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功能结果会因使用RSA而改善,从而改善他们的临床收益。[方法]收集2000-2020
[目的]探讨北京富乐的椎弓根钉动态固定脊柱稳定系统对腰椎退变性疾患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影响,为其临床应用提供证据。[方法]回顾性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诊断为腰椎退行性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进行后路内固定手术并获得随访的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3组:A组(单节段动态固定组),B组(融合手术组),C组(融合+动
[目 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总结近4年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创神经外科诊断为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并对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动脉瘤的形态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与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有关的危险因素,以期望为后交通动脉瘤治疗的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首先对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微创神经外科就诊,经头颅计算机血管成像(CTA),核磁共振血管成像
[目的]脑动脉瘤发病率较高,为3-5%。随着脑血管CTA和MRA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未破动脉瘤被检出。动脉瘤破裂危险因素的研究对临床治疗决策非常重要,大脑中动脉瘤在脑动脉瘤中占比为18%至40%左右,而目前对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危险因素的研究较少。为此,我们拟通过对动脉瘤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以及动脉瘤的形态学参数的分析,探索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昆明医
[目 的]通过手术治疗中重度瓣膜疾病,可以有效地纠正心脏器质性病变引起的血流动力学紊乱,改善心功能。同期行外科迷宫手术消除房颤,能进一步降低卒中风险,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远期预后。但是瓣膜性房颤通常伴有长期的病史、明显的左房扩大,这些都是术后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极大程度上影响了迷宫手术的效果。有学者尝试在瓣膜置换+迷宫手术的同时通过左房减容术来缩减左房容积,缓解左房舒张压力,以促进左心功能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