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没式超滤膜污染控制机理与水处理效能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k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居民对水质要求的不断提升以及饮用水安全重视程度的日益上升,全国各地的自来水公司陆续开始进行水厂的深度处理工艺改造,如何在满足新国标的标准要求下,同时降低运行成本成为水厂运行的关键。超滤(UF)作为深度处理工艺,在原有工艺上,可进一步去除水中的细菌、病毒、胶体杂质以及大分子有机物,且不产生其他物质。其中,浸没式超滤膜由于其过滤面积较大并且安装方便,在饮用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然而超滤膜膜丝维护成本高、膜污染严重等问题均是目前超滤膜无法广泛应用的主要限制因素。本论文主要针对膜特性、预处理等对浸没式超滤膜过滤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常规处理工艺水厂、超滤水厂以及超滤膜小试处理装置的水处理效能,提出膜运行优化的方案。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对使用了超滤膜处理技术的三水厂各工艺单元的去除率进行水质分析。其中,超滤膜单元的出水水质稳定且受原水水质变化影响较小,对浊度的平均去除率高达99.72%,其他出水水质指标耗氧量、氨氮、微生物、三卤代物等均满足饮用水标准;然而,沉淀池和生物活性炭滤池容易受温度影响,炭滤池冬季的氨氮出水比夏季高约0.02 mg/L,沉淀池高0.03 mg/L左右。分析了近三年不使用超滤膜处理技术的二水厂与使用超滤膜处理技术的三水厂的出水水质指标。其中三水厂对浊度的去除效果最为明显,比二水厂的出厂水浊度低47.37%;耗氧量、氨氮及菌落总数去除作用有限;铁、锰的去除效果相当。研究了在零污染通量下运行的超滤膜组件的出水水质,对比不同组合工艺的影响,发现活性炭过滤等前处理工艺可以有效降低膜污染的速率,能够有效的延长超滤膜的使用寿命,为二水厂的改造提供新思路;同时在零污染通量下运行一段时间,减小清洗频次,将化学清洗周期延长至10天,发现水厂不仅满足基本的水量,并且出水的净水效能相差不大,但是能减少大约162.74万元/年的运行成本。
其他文献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能源问题逐渐突显,全球范围内出现能源紧缺。为缓解能源压力,则必须同时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着手。热泵系统作为建筑用能的主体,占社会总能耗15%-20%,其节能工作意义巨大。随着热泵系统的长期使用,大量出现性能下降、能耗增加的现象,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及时诊断热泵系统的性能下降现象,保持系统长期高效运行,是实现热泵节能的关键途径。本文针对热泵系统性能衰退的现象,提出热泵系统亚健康概念,
球磨破碎装置作为一种主要破碎装置,广泛地被应用于水泥、陶瓷、玻璃、矿粉、颜料等粉体制备工业中。粉体制备是一个高能耗的产业,球磨破碎过程被认为是粉体加工中最耗能的一环。为提高球磨效率,通常认为介质的冲击能量越大越有利。但这忽视了球磨时非限制料层在介质球间的破碎特征:料层颗粒受介质球冲击时会产生快速滑移,最终只有很小一部分颗粒被夹持并破碎。料层的夹持形态(夹持厚度和范围)限制了冲击破碎的质量,影响了球
石蜡在其熔点附近具有较大的体膨胀率、极低的压缩率且化学性质稳定、价格便宜,在高功率微驱动器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石蜡极低的热导率导致微驱动器需要更高的能量消耗和更长的驱动时间,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在石蜡中添加高导热颗粒形成石蜡基复合材料有望提高其热导率,强化传热能力。本文采用有机物前驱体热分解法,以石蜡为反应溶剂和保护剂,通过改变前驱体和分散稳定剂,单步制备了不同种类的微纳米铜基颗粒及其与石蜡
面向纳米薄膜生长衬底的原子级超光滑表面要求,提出了液动压均匀分布的悬浮抛光新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技术是采用抛光液浸没工件的方式,适当粘度的抛光液在楔形抛光工具盘的旋转驱动下,快速通过间隙收敛的液楔,形成液动压使抛光工具悬浮,保持了磨粒与工件表面处于非接触状态;同时构建了流场的约束边界,使工件在流体剪切应力和液动压力稳定区完成抛光加工。本论文采用理论计算和仿真计算对液动压悬浮流场进行研究,探索约束边界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是一个与高死亡率相关的严重临床问题。ALI发病机制与肺上皮细胞的凋亡和炎症有关。众所周知细胞因子信号抑制因子-1(SOCS-1)抑制细胞凋亡也是促炎细胞因子的负调节剂。因此我们猜测SOCS-1在烟雾吸入引起的急性肺损伤中可能是对抗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的一个至关重要细胞保护调节剂和关键中介体。为了验证这个假设首先我们通过体内转染超表达SOCS-1确定S
球磨过程作为一种大规模制备粉体的机械法破碎工序,在冶金、矿山、建材、化工、食品加工和药材生产等基础工业中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但球磨粉碎物料的过程中电耗和钢耗较高,粉磨效率极低。影响球磨过程粉磨效率的因素很多,但对各种影响因素的研究结论相对单一,适用范围小,缺乏对不同影响因素的普适性研究方法和结论,且对影响因素的影响机理和影响过程研究也不够深入。由于介质群运动的微观区域变化对颗粒破碎效率的影响机
模具表面激光强化处理一方面可以提高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等,改善模具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强化后的高硬度、高耐磨性自由曲面给后续的光整处理制造了难题。鉴于模具行业的巨大市场,模具表面激光强化处理的广阔的应用前景,解决激光强化后的模具表面光整处理难题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为解决激光强化后的高硬度自由曲面高效光整加工难题,浙江工业大学计时鸣教授提出一种新型光整加工方法,软固结磨粒群加工法(Softne
近场声全息方法(NAH,Near-field Acoustic Holography)可以重构三维空间内的声场分布,已被广泛用于声源的识别和定位。但是,该方法理论上要求三维空间中所有声源必须位于全息测量面的同一侧。为了实现全息测量面两侧都存在声源时的声场重构,研究人员提出了基于近场声全息的声波分离方法。根据测量方式的不同,现有的声波分离方法可分为三类:一,基于双层声压测量面的声波分离方法,即声波分
内耳疾病包括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耳源性眩晕,是一类严重影响人体听力和平衡功能的疾病,目前临床上缺乏疗效确切的药物。最新发现,银杏叶提取物可能通过消除自由基、维持线粒体膜稳定性、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抗细胞凋亡、改善血液流变学、减轻谷氨酸细胞毒性等药理机制,对内耳发挥保护作用。本文对银杏叶提取物防治内耳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治疗提供参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