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科生科研被认为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H大学W学院两个学科的11位参与该院实施的科研计划的本科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借助扎根理论对转录的文字材料进行编码分析,深入探究本科生参与科研计划的整个过程,以及本科生在参与科研计划过程中的收获。
研究发现:本科生参与科研计划经历了憧憬期、冲击期、调适期以及掌控期四个阶段,整个参与过程伴随着学习方式与科研心态的转变。原有学习方式与科研学习场域的差异性导致本科生参与科研计划之初表现出不合拍状况,但他们通过深入洞察科研场域,调整自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科生科研被认为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H大学W学院两个学科的11位参与该院实施的科研计划的本科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借助扎根理论对转录的文字材料进行编码分析,深入探究本科生参与科研计划的整个过程,以及本科生在参与科研计划过程中的收获。
研究发现:本科生参与科研计划经历了憧憬期、冲击期、调适期以及掌控期四个阶段,整个参与过程伴随着学习方式与科研心态的转变。原有学习方式与科研学习场域的差异性导致本科生参与科研计划之初表现出不合拍状况,但他们通过深入洞察科研场域,调整自我,并从研究生学长学姐以及科研导师身上寻求积极的支持,转变学习方式,调整科研心态,最终成功地融入到科研团队中。随着本科生在科研团队的成长,本科生在专业知识和学术技能、心理和社会性收获、科研品质和态度以及未来学术职业选择与准备四个方面有所收获。其中,专业知识和学术技能包括信息检索能力和知识拓展能力、软件操作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学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独立思考与探究能力的提高;心理和社会性收获包括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提升;未来学术职业选择与准备包括确认读研的兴趣、对研究生教育/就业的促进;科研品质和态度包括专业自信心、耐心、细心与专注。
为提高科研计划的实施效果和提升本科生科研参与的收获,建议学院申请改革课程体系,设置科研学分;建立科学有效的科研评价机制;增加前期的资源投入,激励本科生参与;建立本科生科研指导者体系,强化激励制度。
其他文献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幼儿阶段是培养幼儿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作为肩负着启蒙教育重任的幼儿园,要让孩子成为跨世纪的有用之才,就必须在重视体能训练、大力开发智力的同时,更加重视德育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充分利用社会和自然的各种教育资源,有组织地进行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并在活动中渗透德育,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实践与探索中,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提高道德修养。围绕教学工作,加大思想品德教育的力度,
声乐表演是听觉艺术,也是视觉艺术,作为舞台表演艺术,不但要有优美动人的声音、正确的音准节奏、完善的声音技术、感人的艺术表现、优雅大方的演唱风度和气派,还要有对作品的的深刻了解,并在此基础之上运用自己所学技术和较深厚的艺术功底进行艺术化的处理,力求到达作者所需要求的艺术效果,将无声的乐谱以有声的艺术形式还原其艺术风格。为此,需要演唱者在歌唱前进行大量的工作加强歌唱的艺术表现力,才能吸引听众,感染听众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继续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农村教师作为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主要力量,他们的继续教育效果对农村教育质量意义非凡。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队伍建设和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有许多学者对相关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但是对农村教师特有属性作为继续教育重要培训内容的研究较少;从教师的内在需求为出发点,研究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文献较少;将农村初中教师为对象的研究更少。笔者将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定义为以农村教师为对
阅读教学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对于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借助课堂阅读教学,全面培养以思维能力、审美能力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等为代表的语文核心素养,已经是未来小学语文教育的总体发展趋势。
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忽视学生阅读课的主体性、套用简单陈旧的程式化教学模式等现象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种种不利因素限制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向更高层次大踏步发展的可能性。正是基于这一阅读教学现状,本论文紧紧围绕着教育
近年来老挝的经济在不断发展,经济发展为老挝发展高等教育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老挝人民对教育的期待和需求也在增长。近些年来,老挝高等教育在不断发展,许多高校都在扩招、扩建,老挝呈现出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但与此同时,老挝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随着高校的扩招以及学生规模的扩大,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比如教学经费不足、师生比例失调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新形势,人才发展的多样性对老挝国立大学的教学活动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这样的形势下,陈旧的、落后的教学体制可能没有办法适应高校目标的发展要
在本科教育质量可能下滑的背景下,国家和社会要求为本科生合理增负,然而过度的学业压力将给本科生带来负面影响。研究本科生学业压力现状,可为是否需要给本科生增负、如何合理给本科生增负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参考。从课堂、学习环境、学校、家庭、社会、自身等维度对401位本科生的学业压力调查发现:本科生总体学业压力强度处于中等水平。学校、家庭、社会方面的学业压力强度最高,大于总体压力均值。不同背景本科生学业压力强度存在差异。大学生课堂学业压力由大到小依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985或211院校学生学业压力明显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作为“触网”主力军,深受互联网的影响。一方面,互联网打破了信息传播的传统模式,为大学生提供了获取各类信息资源的平台,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和隐蔽性,海量信息良莠不齐,极易影响道德人格尚未完全定型的大学生,致使网络上的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弘扬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培育大学生网络道德自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需要。就大学生而言,培育网络道德自觉能够使大学生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而有言论表示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学生听话顺从,并影响其创造力的发展。文章从教师的视角出发,了解教师眼中听话学生的创造力水平。一方面可以为教师和家长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些许帮助;另一方面也可以打破一些主观言论。
文章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分析教师眼中听话学生的创造力,对9位基层教师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借鉴扎根理论研究中的方法,并且使用Nvivo12对访谈转录而来的文档进行编码,将教师对听话学生创造力的看法进行分析
研究采用2017—2018年度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就读经历调查国际联盟的数据,以中国、美国和日本10所研究型大学的35733名本科生为样本。基于学生感知到的学业挑战度和校园环境支持度把大学环境划分为不同类型,进而分析感知到不同大学环境类型的本科生在学习投入和学习效果上的表现,并比较分析中美日研究型大学在类型分布上的差异。
潜在剖面分析结果显示,基于学生感知到的学业挑战度与校园环境支持度可以把大学环境划分为六种类型:高挑战高支持型、中度挑战与支持型、低挑战低支持型、挑战支持度极低型、高挑战低支持型和极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师作为教育振兴的基石,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教育发展滞后,与长期存在的师资匮乏、流失、教学能力较弱等问题密切相关,要改善乡村教师“下不去、教不好、留不住”的现状,则需提高其职业忠诚素养。而公费定向师范生作为乡村教师的储备人才,研究其职业忠诚十分必要,意义重大。本研究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公费定向师范生职业忠诚的内涵、理论、现状、问题、原因、相应对策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公费定向师范生职业忠诚指公费定向师范生对未来所从事的乡村教师职业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