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开始了全面抗战。自全面抗战开始后到1945年日本侵略者投降以前,中国境内存在国民党统治的国统区、日伪政权控制的沦陷区和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政权三种性质不同的区域。沦陷区奉行日本帝国主义法西斯统治,国统区仍然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而抗日根据地解放区则已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性质的不同,使近代体育发展也产生了三种不同类型:抗日革命根据地的新民主主义体育、国统区的“战时体育”、沦陷区的殖民地体育。三大区域的体育事业,在不同的政治目标与发展方针下,各自形成体系,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从简述中国体育百年历程入手,分析学术界关于抗战时期中国三大区域体育研究现状与不足,提出本文的研究目标及意义,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正文部分由三章组成,第一章全面地梳理抗战时期中国三大区域体育发展情况,分别就三大区域体育实行的简要背景、体育机构以及体育目标作整体概述;第二章是抗战时期中国三大区域体育发展比较,主要从现存史料出发,将三大区域体育按学校体育、民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三个内容进行初步比较;第三章对抗战时期中国三大区域体育发展的特点做一个初步描述,即三大区域体育发展不平衡,都具有浓厚的战时色彩,近代中国体育重心的内移。结语部分在对抗战时期中国三大区域体育的一个总体评价基础之上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并阐明了抗战时期中国三大区域体育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