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细胞色素P450 1A2催化黄曲霉毒素B1和7-乙氧基试卤灵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华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ri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Cytochrome P450,CYP)是一类亚铁血红素-硫醇盐蛋白超家族,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CYP在哺乳动物肝脏中含量丰富,主要催化单加氧反应,在很多外源和内源性化合物代谢中发挥关键作用。CYP1A2是肝脏中表达量较高的一种重要CYP,在许多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活化中发挥显著作用。同时它还参与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活化过程,可将AFB1转化为高毒性的AFB1-8,9-环氧化物(AFBO),AFBO易与DNA结合导致基因突变从而诱发癌症。7-乙氧基试卤灵(7-Ethoxyresorufin,7-ER)是CYP1家族的模式底物,经常被用于CYP1A2的酶活测定。本研究以猪CYP1A2为研究对象,运用多种方法系统比较它催化AFB1和7-ER的机制。本研究首先以人CYP1A2晶体结构为模板,利用SWISS-MODEL自动建模获得了猪CYP1A2的结构模型。以该模型为受体,分别以AFB1和7-ER分子为配体,运用分子对接软件AUTODOCK 4.2进行蛋白受体与小分子配体的对接模拟。根据对接结果,并参考前期研究,初步判定Thr-124、Phe-125、Phe-226、Leu-260和Asp-313可能参与猪CYP1A2与AFB1的结合;而Thr-118、Thr-124、Phe-125、Phe-226和Asp-313可能参与7-ER的底物结合。通过定点突变技术和原核表达纯化,我们获得了猪CYP1A2野生型及T118A、T124A、F125A、F125W、F226A、F226W、L260A、L260F、D313A和D313E突变体蛋白。Fe2+·CO还原光谱显示这些蛋白均具有典型的450 nm特征吸收峰。同时圆二色谱显示所有蛋白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表明所表达的蛋白具有正确的结构。为确定特定氨基酸位点在CYP1A2结合底物中的作用,我们比较了CYP1A2野生型及突变体代谢AFB1和7-ER的酶动力学参数。体外孵育实验显示,猪CYP1A2代谢AFB1生成AFBO的kcat值为0.47 min-1,生成AFM1的kcat值为0.63 min-1。突变体F125A、F226A和D313A对AFB1的代谢活性均完全丧失,表明Phe-125、Phe-226和Asp-313是参与AFB1代谢的重要氨基酸。将这些位点分别突变为相似的氨基酸即F125W、F226W和D313E,酶活出现不同程度的恢复。分析显示Phe-125和Phe-226通过CH/π相互作用稳定AFB1的结合;而Asp-313通过氢键与AFB1作用。L260A的催化效率分别为野生型的2%(AFBO)和28%(AFM1),推测Leu-260通过疏水相互作用稳定AFB1的结合。突变体T124A对AFB1的催化效率(kcat/Km)相比野生型均增强1倍,对接模拟显示二者之间存在氢键作用,该结果表明Thr-124与AFB1之间的氢键对于AFB1的催化并不发挥关键作用。猪CYP1A2代谢7-ER的kcat为5.63 min-1。突变体F125A、F226A和D313A对7-ER的催化效率几乎完全丧失,表明Phe-125、Phe-226和Asp-313是猪CYP1A2代谢7-ER的关键氨基酸。分析显示Phe-125和Phe-226也是通过CH/π相互作用稳定7-ER的结合;Asp-313则通过氢键与7-ER作用。将这些位点分别突变为相似氨基酸即F125W、F226W、D313E,可恢复部分酶活。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T118A和T124A代谢7-ER效率分别减少至23%和60%,表明它们与7-ER形成的氢键对于维持7-ER的结合发挥部分作用。综上所述,Phe-125、Phe-226和Asp-313是猪CYP1A2结合AFB1和7-ER的关键位点,其中Phe-125和Phe-226通过其苯环侧链与底物分子之间形成CH/π相互作用稳定对底物的结合,Asp-313与底物之间的氢键帮助底物催化;Leu-260和Thr-118则分别在AFB1和7-ER的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揭示了猪CYP1A2催化AFB1和模式底物7-乙氧基试卤灵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对于理解CYP1A2代谢多环芳香底物的机制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传统农具是农耕社会主要的生产生活工具,见证了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发展历程。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传统农具在现实生活中逐渐减少甚至不断消失。因此对传统农具的研究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传统农具研究的文献非常丰富,但同时也存在着部分的不足之处,比如缺乏对岭南地区农具的单独研究。岭南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形成了很多独特的风俗文化,同时伴随着各种具有地域特色的生产工具,本文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前人研究的不足。传统
广东省是我国最大的甜玉米产区,但是常年单一连作的耕作制度及过量施用化学氮肥极易造成地力衰退与环境污染。为了探究长期减量施氮对甜玉米//大豆间作系统生产力及丛枝菌根真菌(AMF)群落多样性的影响,本文通过11季田间定位试验,研究4种种植模式【甜玉米单作(SS)、甜玉米//大豆2:3间作(S2B3)、甜玉米//大豆2:4间作(S2B4)、大豆单作(SB)】和3种施氮水平【不施氮处理(0 kg N·hm
T-2毒素是由镰刀菌等真菌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属于霉菌毒素中的单端孢霉烯族A类化合物,其性质稳定,毒性强,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频繁污染粮食作物。畜禽相较于人来说更容易接触霉菌,一旦摄入被污染的粮食作物可发生中毒甚至死亡等,给农业和畜牧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是一类代谢内源和外源化合物的主要酶系,参与人体75%以上的代谢活动,很多研究证实大部分CYP450酶的代谢物又是CYP45
低温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素,也是降低牧草产量和品质的主要逆境之一。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L.)具有抗寒、抗旱等特性,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具有营养丰富、产量高等优点,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截型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是豆科的模式植物之一,已经完成全基因组测序。本研究对Mf SRP54、Ms Rab D2a、MtARF
光呼吸是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吸收O2消耗能量并释放CO2的一个代谢过程,该过程贯穿线粒体、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及细胞质,与植物多种代谢交织形成一个相互交联的代谢网络。已有报道表明光呼吸可调节光合作用、维持细胞氧化还原状态、影响氮代谢等,但关于光呼吸是否影响及如何影响生长素代谢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最近我们筛选到一个具有典型光呼吸表型的突变体,其株型发生了明显改变,呈现出生长素缺乏的表型,本论文对该
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逆境响应激素,在种子萌发及幼苗发育阶段起到重要调控作用,并能通过启动下游基因的表达而调节植物对逆境胁迫的适应性。蛋白质的核质转运是调控细胞内基因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参与植物发育、非生物胁迫、生物节律和激素响应等过程。本研究重点探讨了蛋白质核质转运在调节ABA信号通路中的作用及其机理。蛋白质出核转运依赖于核转运受体XPO1(Exportin
甘蔗鞭黑粉菌(Sporisorium scitaminea)是担子菌亚门孢堆黑粉菌属真菌,主要危害甘蔗。甘蔗鞭黑粉菌是二态型真菌,单倍体不致病,只有当两个不同性系的单倍体进行有性配合形成双核菌丝体时,才具有侵染宿主的能力。膜泡运输是细胞输送各类营养物质以及信号转导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在甘蔗鞭黑粉菌中鉴定了一个参与膜泡形成的Ss DID4基因,分析了其在有性配合及抗逆胁迫中的重要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土壤中的砷容易被植物吸收,过量的砷会危害农作物,并直接或间接地威胁人体健康。利用生物量较大的苋菜在砷污染土壤进行植物修复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水分调节能显著影响水稻对砷的吸收,当前关于旱地蔬菜与水稻间作吸收调控土壤中砷的研究还较少。本文通过小区种植试验,比较华南地区的10个苋菜品种砷累积能力差异,筛选出对砷富集能力较强的苋菜品种,探讨其与水稻间作对水稻砷吸收累积和根区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最后通过小区
外来入侵种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Lamarck)是亚洲许多地区危害农业生产的物种,各种防控方法均有其优缺点,特别是化学防控,对水生生物毒性大,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本论文以福寿螺壳、螺肉及螺卵为研究对象,进行资源化利用研究,转被动防控为主动利用,从而控制福寿螺的入侵和扩散。本论文包括两个方面的试验:(1)福寿螺螺粉对酸性土壤的改良,设置六个水平(0.5,
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LR)MC-LR由蓝藻细胞产生,肝毒性强,可通过饮用水或者蓄积在水产品中进入食物链,从而直接或间接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威胁。且在自然水域中分布广泛,爆发呈季节性,这就要求检测方法可以连续分析以达到监测预警的作用和具备高度便携性来满足自然水域的普及。但目前常规的实验室检验方法往往需要大型设备仪器,无法满足实际检测需求,因此开发便携式的现场检测技术尤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