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低功耗IGBT器件新结构机理与特性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italmachin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节能减排的迫切需求,如何高效化地使用电能越来越被重视,功率半导体器件作为电能处理和转换的枢纽,在电能的高效率转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是目前运用较为普遍的功率半导体器件之一,兼具场效应晶体管和双极型晶体管的特点,具有导通损耗低、输入电阻大等优势。IGBT导通压降低是由于导通时漂移区内的电导调制,大量空穴和电子存储在漂移区内,使得漂移区等效电阻大幅降低。然而,器件的关断损耗也会因此变大,Von与Eoff存在折中关系。为了优化Von与Eoff的折中关系,人们提出了超结技术、短路阳极技术等方法,但同时又引入了新的问题,例如传统超结结构导致Von增大、浮空P型超结结构导致耐压降低以及短路阳极技术会带来snapback现象等。针对超结技术和短路阳极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两种新结构:1.针对超结IGBT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自适应空穴通路的超结IGBT器件。新器件在发射极一侧引入自适应空穴通路。在正向导通时,自适应空穴通路被耗尽并形成空穴的势垒,防止了漂移区内的空穴在导通时被抽走,增强了电导调制效应,降低了器件的Von;正向阻断时,自适应空穴通路将P柱与发射极短接,防止了P柱电势随集电极电压上升而上升,超结对电场有了更好的调制,有效提高了器件的正向阻断电压;在关断过程中,自适应空穴通路逐渐从耗尽状态变为中性状态,空穴可以通过此通路被发射极快速抽走,Eoff得以降低;在开启的初始阶段,从集电极注入并堆积在槽栅下方的空穴可以通过空穴通路被抽走,器件开启时的反向位移电流被抑制,栅控能力得到有效增强。根据仿真结果,新结构与传统超结IGBT相比,在相同的Eoff情况下,将Von降低了43.1%,同时使得器件电学性能对于N/P柱掺杂浓度不敏感;与浮空P柱超结IGBT相比,将正向阻断电压提高了19.7%,在相同Von情况下,将Eoff降低了50.5%,同时,在相同的开启损耗Eon时,使IGBT的d IC/dt降低了47.2%,使FWD的d VKA/dt的下限值降低了68.1%,增强了抗电磁干扰能力,同时在相同FWD的d VKA/dt值时,使Eon降低了28.2%。2.针对短路阳极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自适应开关n-MOS的LIGBT器件。新结构在阳极一侧引入了具有自适应开关功能的n-MOS。在正向导通时,由于阳极电压没有达到n-MOS的阈值电压,n-MOS无法开启,不能进入单极模式,有效避免了snapback现象的发生;正向阻断时,n-MOS开启并形成一条电子泄漏电流的流通路径,防止了IGBT寄生PNP晶体管被打开,有效提高了器件的耐压;关断过程中,阳极电压升高使n-MOS开启,在阳极处的电子可以通过n-MOS被快速抽走而不用等待复合而消失,器件关断时的电流拖尾现象得到缓解,关断损耗得以减小。仿真结果显示,在负载电流为100A/cm~2,相同Von的情况下,新结构的Eoff比传统LIGBT降低了37.2%,相同Eoff的情况下,新结构的Von比SSA LIGBT降低了21.7%;而在负载电流为200A/cm~2,相同Von的情况下,新结构的Eoff比传统LIGBT降低了26.7%,相同Eoff的情况下,新结构的Von比SSA LIGBT降低了23.1%。此外,新结构还将耐压值提高了13.9%。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低维量子多体系统的纠缠性质,分别探索了 0 + 1维玻色系统,1 + 1维自旋系统和2 + 1维自旋系统,并利用纠缠性质对不同维度下的一些物理系统做了深入研究.在0 + 1维玻色系统中,我们研究了对称态纠缠深度的稳定性问题.对称态的纠缠深度具有二分法,即N粒子纯态对称态的纠缠深度是1或者N.我们论证这种二分法在系统受非对称噪声扰动下也是稳定的.为了探测实验中制备的对称态的纠缠深度,我们提
在如今5G技术、雷达技术、高速信息交换技术飞速发展的现在,为了适应军事领域、工业领域和民用领域越来越高的速度要求,高速模数转换器(ADC)越来越重要。传统的超高速ADC结构——时间交织ADC(TI ADC)结构虽然能够达到极高的采样率,但是由于失配的影响,它的精度往往不高。虽然针对TI ADC的失配,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校正方法,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TI ADC的校正依然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超奈奎斯特速率(FTN)传输技术能够在不增加传输带宽的条件下,通过减小符号发送间隔的方式提升传输容量和频谱效率,近年来成为了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FTN系统射频前端本振相位噪声(简称相噪)会恶化系统误码性能,并与FTN引入的码间干扰(ISI)耦合,使得传统针对奈奎斯特传输无ISI情况下的相噪抑制方法不再适用。因而研究FTN系统中的相位噪声抑制对FTN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FTN系统中相噪抑制问
目前5G通讯技术、智能终端、航空航天及物联网等方面对于高性能器件需求日益扩大,电子元器件作为支撑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石,其性能的发展也逐步向着集成化、高频化、多功能化方向靠拢。而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因其高集成度、高可靠性、设计灵活性及高兼容性等优势成为目前主流的无源器件集成技术。不过,该种技术对于使用的基板材料的要求也愈多。除了满足常规的微波介电性能优异性外,微波陶瓷还需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烧结
MRAM作为新型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不仅有着掉电不丢失数据的特性,在功耗、容量、寿命和读写速度等方面的性能也不逊色于主流存储器。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生产制造MRAM磁存储器,由于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不断提高,ASIC的设计复杂度越来越大,设计出现的错误的情况也越来越多,任何一个小错误都可能使得芯片报废,因此设计流程中,验证占了大部分的时间,验证成为了IC设计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在众多的验证方法中,基于U
目前,磁控管正逐步朝着高功率,高效率,高频段的方向发展,为进一步提升其性能指标,新的结构与新的技术不断涌现而出。与此同时,磁控管研究开始面临着愈来愈多的模式问题,模式关系愈发复杂,模式竞争愈发激烈。磁控管的模式问题是磁控管发展的一大阻碍,磁控管的模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磁控管理论的不完善,以及仿真和实验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使得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模式问题难以被处理和分析,为弥补现有研究方法的缺陷,更
近代以来,随着我国航空事业的不断发展,航天技术日益成熟。当电子设备工作在宇宙空间区域时,就有可能发生辐射效应而导致飞行器功能异常,进而造成巨大损失。在航天应用的存储器和处理器电路中,灵敏放大器型触发器具有差分输入可靠性高和建立时间短等优点,获得了广泛的应用。高可靠抗辐射加固的灵敏放大器型触发器结构具有较大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首先研究了现有抗辐射加固的灵敏放大器型触发器结构,分析了其单粒子效应理论基
随着雷达、通信、测量仪器等领域的不断发展,系统对模数转换器(ADC)的精度和速度的要求也持续提高。高速高精度ADC作为相关领域的关键部件,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时间交织ADC作为实现高速高精度ADC的主流结构,在与压缩感知相结合后可以进一步提高转换速率。但与压缩感知相结合的时间交织ADC同样受到失配误差的限制,导致其性能大幅度下降。论文结合压缩感知理论,开展了时间交织ADC失配误差校正技术的相关研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le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是一种可编程的数字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s,IC)。FPGA从诞生到现在已蓬勃发展了30余年,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航空航天、武器设备等传统领域,如今在数据中心、量化交易、芯片验证、机器学习等应用场景也开始崭露头角。目前FPGA主要有3种技术路线,即反熔丝技术、SRAM(St
三相桥驱集成电路内部集成了三个独立的半桥栅极驱动电路,是智能功率集成电路领域中很重要的一类产品,主要用于电机的驱动。SPI通信是一种高速同步串行总线,协议简单,集成于三相桥驱集成电路可以灵活进行包括死区时间等配置的同时进行状态监测和实现中断,保障了所应用系统的可靠性。文中重点开展了集成SPI通信功能的三相桥驱集成电路的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三相桥驱IC的整体框架。根据采样与控制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