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钒高速钢连续冷却转变曲线测定及滑动磨损性能的研究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sha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钒高速钢作为一种新型耐磨材料,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是分析连续冷却过程中奥氏体转变过程及转变产物组织和性能的依据,也是制定钢的热处理工艺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文利用Gleeble-1500D热模拟机,采用膨胀法测定了高钒高速钢(C3%,V8%)在1000℃奥氏体化后,经不同冷速连续冷却时的膨胀曲线,结合金相-硬度法绘制了该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并对该曲线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分析。利用光镜、SEM、TEM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经不同冷速冷却后的试样进行了硬度和组织分析,探讨了冷速对组织转变、马氏体开始转变点、残余奥氏体量以及硬度的影响。并采用MM-200型滑动磨损试验机测试了高钒高速钢的滑动磨损性能,研究了当钒含量一定时(V8%),碳含量对该系列高钒高速钢滑动磨损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磨损机理;并应用高铬铸铁为参照对象,对比研究了高钒高速钢和高铬铸铁在不同压力下的滑动磨损性能。 热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测冷速范围内,高钒高速钢CCT曲线中存在三种转变区,即高冷速低温区的马氏体转变区、低冷速高温区的珠光体转变区和中温区的贝氏体转变区,且珠光体转变区和贝氏体转变区完全分离。该钢的马氏体临界转变速度为0.5℃/s;当冷速为0.25℃/s得到马氏体、贝氏体、珠光体和残余奥氏体的混合组织;当冷速为0.1℃/s时得到贝氏体和珠光体的混合组织。高钒高速钢的马氏体开始转变点Ms点低于200℃,且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Ms点降低,基体中残余奥氏体量增加。 高钒高速钢(1.58-2.92%C,8.0%V左右)的滑动磨损性能研究表明,钒含量为8%时,随着碳含量的升高,高钒高速钢的耐磨性逐步提高。在碳含量为2.58%时,耐磨性最佳,碳含量继续增加,耐磨性降低。当碳含量低于2.58%时,高钒高速钢耐磨性主要取决于硬度,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碳含量超过2.58%,其耐磨性主要取决于显微组织,碳化物尺寸越小,分布越弥散,材料耐磨性越好。 高钒高速钢(2.58%C,8.0%V左右)、高铬铸铁(Cr20)滑动磨损性能对比研究表明:在高钒高速钢和高铬铸铁两种材料基体均为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前提下,高钒高速钢的耐磨性明显优于高铬铸铁,且随着压力的增大,高钒高速钢体现了更优越的耐磨性能,在压力为500N的情况下,高钒高速钢耐磨性是高铬铸铁的3倍以上。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发酵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提高发酵过程的产品得率和产品质量,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需要对发酵过程进行优化控制。但是
区域水资源短缺是当今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合理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和科学利用劣质水源进行农业灌溉是缓解区域农业用水紧张的有效途径。小麦作为我国主要口粮作物,其产量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华北平原是我国小麦主产区,同时也是我国水资源短缺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在该区域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和综合利用劣质水源进行农田灌溉是该区域农业生产今后必须面对并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研究了灌溉方式、灌溉水质
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在课上进行交流的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对语文知识理解程度的重要渠道.语文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以及对文字的综合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蓬勃发展,己逐步从传统的粗放型养殖向工厂化、自动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水产养殖数字化监测与控制将是未来水产养殖的必然趋势。本文在江苏省农业和工业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在环境治理、能源转化和存储等领域已经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二氧化钛(TiO2)具有原料丰富、化学/光化学性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煤炭石油资源枯竭,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亟待开发利用可再生新能源。以风能和太阳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受环境条件限制,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其高效储存和利用成为一大难点。超
本刊讯每年一度的中国中部地区规模最大、最专业的文物艺术品拍卖会,2013武汉中信秋季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将于2013年11月23日全天在武汉亚洲大酒店澳门厅举行,11月21、22日预展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等,使得新课改的要求得到满足。因此,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也可以引入这一方法,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新颖性,促使高效课堂的构建。基于此,本文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路径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