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出现为实践中频发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解决提供了制度性保障。食品药品领域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作为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一个领域,因所涉案件的公益危害差异性和受害主体集中性等特征使其在责任承担方式、公益保护目标和侵害对象上不同于其它领域,独具特色,该制度具有健全消费救济渠道、有效节约诉讼成本等制度价值。然,由于缺乏立法上的明确规定,而现有的司法解释过于原则且该制度的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出现为实践中频发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解决提供了制度性保障。食品药品领域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作为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一个领域,因所涉案件的公益危害差异性和受害主体集中性等特征使其在责任承担方式、公益保护目标和侵害对象上不同于其它领域,独具特色,该制度具有健全消费救济渠道、有效节约诉讼成本等制度价值。然,由于缺乏立法上的明确规定,而现有的司法解释过于原则且该制度的实践探索又尚未形成有效经验可复制,导致食品药品领域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存在起诉主体分离且单一、调解程序适用不规范、诉前程序规定机械化、惩罚性赔偿金适用不统一和刑民衔接适用不协调的困境。本文拟通过文献研究、实证研究等方法从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梳理实践样态并总结该制度在适用过程中遭遇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探寻相应的破解之道。论文除去绪论,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该制度的基本概要,分析制度内涵和特征。第二部分对该制度进行实证考察,从诉讼请求、程序选择、惩罚性赔偿、结案方式等方面归纳总结出该制度的实践样态。第三部分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立法和司法两个层面概括出制度适用的困境。第四部分提出统一起诉主体、丰富起诉主体范围,规范调解制度、简化诉前公告程序、完善惩罚性赔偿金规则、协调级别管辖、明确证明标准的破解路径。
其他文献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语文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提升学生的深度思考能力。教师应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其创造更多独立思考和探究学习的机会,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促进其素质的全面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食品行业的不法行为屡禁不止,严重阻碍食品行业健康稳定发展,严重损害国民生命健康安全,乃至威胁国家长治久安。鉴于此,国家早自上世纪90年代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希望借助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来达到惩罚、遏制食品安全领域不法行为的目的,并借此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我国食品行业持久稳定发展保驾护航。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施行已逾二十年,期间历经多次删改和增设,从1993年第一次
惩罚性赔偿能有效发挥对食品违法生产经营者的制裁以及对潜在食品违法生产经营者的震慑和预防功能。而食品安全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的首要目标是制止、预防危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以避免对广大不特定消费者造成侵害。因此,将惩罚性赔偿制度引入食品安全检察民事公益诉讼,可以有效实现公益诉讼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这一主要目标,同时检察机关以其特有的公权力地位,更能保障诉讼效能的最大发挥。然而,实务中对惩罚性赔偿的适用尚且存
<正>本刊讯5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发布,自2022年5月15日起施行。据了解,出台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司法解释,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加大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力度,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的重要举措。司法解释的颁布实施,对于完善海洋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统一法律适用标准
促进旅游业发展是山西省调整经济结构,保持山西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为山西省发展冰雪旅游业提供了历史的机遇和契机。为了促进山西省冰雪旅游产业的发展,在研究山西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SWOT分析法,分别从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四个方面分析山西省冰雪旅游发展的前景。并提出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助推冰雪项目建设;进行多元宣传,打造冰雪旅游品牌;改善省内旅游环境
通过对776份判决书的实证分析发现,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虽然在我国开展多年且取得了一定经验,但迄今仍存在消费公益损害惩罚性赔偿请求权依据不足,惩罚性赔偿与罚金、行政罚款之间关系不清,惩罚性赔偿金归属与管理模式不统一,惩罚性赔偿金数额的计算方式不合理等困境,应尽快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新设消费公益损害惩罚性赔偿请求权,理顺惩罚性赔偿与罚金、行政罚款之间的关系,统一惩罚性赔偿金的归属与管理,
食品安全领域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频发,补偿性赔偿仅仅对被侵害者所受损失进行补偿,没有超出实际损害的惩罚,难以惩戒不法行为人并遏制其违法行为,还可能使受侵害人失去诉讼动力。为了最大化地保护食品安全,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与维护公共利益,顺应建立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国家政策,在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中引入惩罚性赔偿十分必要。当前在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中提起惩罚性赔偿还存在理论争议,例如请求权
在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生物认证的安全问题,怎样在维护用户的隐私同时准确迅速的鉴别出一个人的身份,已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早期使用数字密码和动态指令容易出现泄露与遗忘的隐患,而说话人识别认证能克服遗忘、无法携带、使用麻烦等问题。说话人识别在国家安全、司法、银行保险远程认证、安防门禁等领域均得到了普遍的使用。但说话人识别系统会遇到各种攻击问题,例如使用人工智能转换合成的语音、利用
不断完善、发展检察机关提起的环境刑事附带民事(以下简称环境刑附民)公益诉讼制度,是践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目标的重要路径和方式,也是积极利用司法职能,落实民法典生态责任条款的生动实践。环境刑附民公益诉讼作为新增诉讼模式,将刑事制裁和民事救济功能有效融合,实现“1+1>2”的诉讼效果,在维护生态环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作为新型的生态环境司法救济途径,因仍处于发展适用的
受现代主义影响,建筑学界对色彩的讨论曾一度被忽视,尤其是高纯度色彩。近年来,城市设计领域对色彩的研究也多聚焦在基于整体风貌层面的色彩。然而,当下一系列城市空间设计中,设计师对高纯度色彩的使用收效显著。色彩的装饰性不仅赋予其空间美感,更使色彩的功能性发挥作用。本文试图从城市空间视角出发,研究高纯度色彩的功能性表达,希望为设计师提供一个思考建筑色彩与城市空间关系的新思路,启发当下的建筑与城市设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