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产物,是城市里的特殊群体。他们以非农收入作为主要来源,但是从户籍身份上看仍然是农民。本文对重庆市农民工进行了调查,揭示了农民工失业的现状和特点。调查发现农民工也存在失业问题,而且比城市居民的失业更为严峻。农民工在城市工作不稳定,失业率高。他们失业后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样离开城市回到农村,而是滞留在城市的边缘。由于没有社会保障,生活比较艰难;巨大的生存压力和社会歧视,极易导致他们思想和行为的失范,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建立和完善重庆市农民工的就业保障具有重大意义。建立农民工的就业保障制度,有利于维护农民工的权益,实现社会保障的公平性;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然而,重庆市面对农民工群体的就业保障制度建设显得异常苍白。没有合理、完整的针对农民工失业的保障项目设计;没有从法律上形成对农民工就业权益的强制性保护;政府在农民工的就业保障方面没有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农民工失业及其权益保障的社会关注和社会支持不足;农民工缺乏参与社会保障的积极性。就其原因而言,不仅有我国长期二元经济结构下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独特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自身的就业方式和特点、政府财政不足、理论研究缺乏等客观原因,也有政府、社会、企业、农民工自身对社会保障的主观认识方面的原因。本文为重构农民工的就业保障制度提出了初步构想,从制度的内容设计、政府主导、社会支持、资金筹集方面建立和完善重庆市农民工就业保障制度。包括建立农民工的失业保险和最低生存保障,加强失业预防和失业补救,并作好配套制度的改革;建立政府主导下的企业、农民工、社会互补互动的失业保障运作机制;通过明确政府在农民工社会保障中的角色,发挥政府对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的主导作用;建立包括社区、官方组织、农民工自组织在内的农民工就业保障的社会支持体系;从立法、执法、司法以及法律援助和法律宣传等方面,加强农民工就业保障的法律保护;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为农民工就业保障筹集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