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写作对中国高学历英语学习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究其原因,是因为英语写作能力对他们而言不仅是学术发展的必要因素,也是全球化学术环境下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大多中国高校将英语写作课设置为研究生的必修课,以期提升他们的英语写作水平。然而,英语写作教学效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于是,有教师借用某些在西方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就是近年较为新颖的一种。 合作学习的吸引力在于其对学生学术水平、社交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提高潜力。然而,国内实践证明,合作学习在中国背景下的实际应用并非那么容易。其中,合作学习模式对于我国学习文化的适可或不适可是一个关键问题。 本研究立足英语写作课堂,拟图探索合作学习模式在中国是否具有文化适可性。具体而言,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小组写作模式如何影响研究生的英语写作成就?2)哪些因素和过程要素会影响小组写作效果?3)研究生如何看待合作学习这一模式? 在经过为期15周的实验后,本研究对258名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借助软件SPSS22.0完成。分析发现:1)大多中国研究生(59.7%)认为小组学习提升了他们的外语写作能力。2)包括专业、学生英语水平自评和小组写作经验在内的因素以及包括小组分工、个人参与和同伴反馈在内的过程要素对小组学习模式的效果有影响,而其他包括年龄、性别、学习动机和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在内的因素以及包括合作写作训练和教师反馈在内的过程要素则没有。3)72.9%的研究生对小组学习反响积极,表示喜欢。这些结果综合表明,在特定条件下,合作学习模式很有可能在中国具有文化适可性,但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