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尺度的钨锡解耦机制研究 ——以湘南王仙岭地区为例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bin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钨锡成矿作用的解耦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但钨锡解耦机制还并不完全清楚。南岭是世界最大的钨锡多金属成矿带,尽管钨、锡成矿均与高分异花岗岩密切相关,但钨、锡在同一成矿流体演化过程、矿区不同成矿事件以及同一成矿事件空间分区上均呈现明显的钨锡解耦现象,是开展花岗岩浆作用与钨锡成矿解耦机制的理想场所。成矿带尺度上同一成矿事件的钨锡解耦已开展过初步研究,而区内矿床尺度不同成矿事件对钨、锡成矿的解耦机制仍缺乏系统研究。王仙岭是湘南地区钨、锡均达到大型以上规模,且均与高分异花岗岩密切相关,但在空间上分别与矿区电气石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密切相关。本研究以区内各类花岗岩及代表性钨矿和锡矿为解剖对象,系统开展了成岩成矿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矿物微区元素地球化学等方面的研究,进而探讨了矿区尺度钨锡成矿解耦机制,获得主要认识如下:(1)明确了区内钨锡矿应为晚三叠和晚侏罗两次成矿事件叠加的产物。获得王仙岭中心相中-粗粒电气石二云母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29+2.5Ma,边缘相中-细粒电气石二云母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17.8±3.9 Ma;获得区内隐伏于锡矿体之下的黑云母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54.0±1.3 Ma;获得区内水源山钨矿石英脉型矿石中与黑钨矿共生的辉钼矿Re-Os年龄为为219.5±3.4Ma;结合已有研究,认为区内钨矿化与王仙岭岩体边缘相中-细粒电气石二云母花岗岩密切相关,锡矿化则应与隐伏的晚侏罗世黑云母花岗岩有关,区内大型钨锡矿应为晚三叠和晚侏罗世两次成矿事件叠加的产物。(2)明确区内电气石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均为高分异、还原型花岗岩,尽管黑云母花岗岩显示更多幔源组分的加入,但与成矿有关的两类花岗岩均主要源于区内变质基底;而对比研究两类花岗岩的锆饱和温度,发现与钨成矿有关的电气石二云母花岗岩锆饱和温度(~750℃)明显低于与锡矿有关的黑云母花岗岩(~800℃);结合已有研究,提出花岗岩浆源区组成、岩浆性质及岩浆演化过程并不是区内矿床尺度钨锡解耦的重要机制,而白云母脱水主导的低温熔融和黑云母脱水主导的高温熔融可能是矿床尺度钨锡解耦的根本原因。(3)基于电气石的Zn/Nb、Co/La与Sn 比值的研究,认为区内电气石花岗岩中的电气石与典型成锡矿花岗岩中的电气石存在明显的不同,指示了电气石花岗岩可能不具备成锡矿的潜力。而矿物微区元素地球化学的研究显示,云英岩及石英脉中热液电气石的微区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能有效指示热液流体中各类成矿元素的富集及沉淀过程。
其他文献
相位解包裹技术是光学相位测量中获取连续相位信息的关键技术,解包裹的结果将直接影响测量的精度,因此相位解包裹在光学干涉测量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相位解包裹算法的深入研究,解包裹算法虽得到了不少的完善,但是高噪声下的相位包裹解调却始终存在一些问题。如采用传统的相位解包裹算法不仅解调精度低,误差大,耗费时间也较长,甚至对于一些包裹相位都无法解调。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处理领域中获得了巨大成功,同时在光
本报告基于模拟汉英笔译项目的翻译实践,以《QE退潮:大逆转中的风险与机遇》的18小节为翻译文本,发现该经济文本有许多术语和隐喻表达,由于中英文存在一定差异,翻译时很难在译文中保留隐喻并体现经济特色。这种困难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翻译无对应意象的隐喻并体现其经济特色;(2)翻译无对应喻义的隐喻并体现其经济特色;(3)翻译四字成语隐喻并体现其经济特色。为解决上述难点,在生态翻译理论的指导下,特别是其
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的成像性能主要取决于磁性纳米粒子的理化性质,包括:尺寸,磁性,表面化学(亲水性,金属化学态),靶向性,以及生物相容性等。一个理想的造影剂应该是尺寸可控,弛豫效率高,亲水性佳,对肿瘤具有靶向性,在体内有较长的停留时间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因此,对我们课题组制备的KMnF3造影剂进行了进一步处理。“自上而下”制备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处理的物理技术,它是通过物理方法将大尺寸的纳米颗粒
网络大电影(简称“网大”)在经历早期资本混乱的时代之后慢慢走向正轨,并为电影市场培养了更多的技术型人才。但网大受题材限制、受众群体、制作班底与成本等因素影响,仍与院线电影存在较大差距。好剧本在蓬勃发展的网络大电影市场显得重要而稀缺。与院线相比,两者在商业性与艺术性的上权衡不同,适用于院线电影的剧作结构不一定在网络大电影上占优势,反之亦然。例如曾具有高辨识度和文化价值的武侠院线电影势微,网络大电影却
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为代表的塑化剂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活中的环境类激素,能够扰乱人体正常的内分泌系统,影响体内激素水平,随着时间的流逝容易在食物链中积累,并且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乳酸菌是一种应用广泛且具有重要益生作用的微生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利用乳酸菌作为生物吸附剂,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这种方法安全有效、方便快捷。本文对乳酸菌体外吸附DBP这类污染物进行了研究,降低塑化剂类化合物带来
电影文学剧本《卫星》由一个卫星残骸坠落砸毁房屋的偶然事故开始,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召开的时间背景下和城市、乡村两个空间场景内,围绕主人公陈老亮、陈大勇父子在城市买房、老家建房双双受阻的一系列事件展开,叙述了一个家庭分崩离析的宿命轮回般的故事。残骸坠落——电影文学剧本《卫星》的创作阐释首先梳理了剧本的故事梗概,接着从创作缘起与主题阐述、故事结构与情节设计、人物塑造等方面对剧作的创作过程、创作意
《美国人》是詹姆斯第一部成熟作品,但先前《美国人》的研究却忽视了男主人公纽曼的大旅行这一内容。大旅行是欧洲旅行传统,其中蕴含的地理元素尤其值得从想象地理这一理论视角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拟从想象地理视角出发,探讨纽曼大旅行的原因,地理空间元素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权力关系,分析美国西部、卢浮宫以及贝列加德住宅,揭示地理元素是如何造成纽曼大旅行的失败。第一章围绕纽曼大旅行探讨了美国西部和纽曼欧洲地理想象两者
医疗服务关乎居民的健康保障,城市内不同区域的医疗服务设施配置差异影响着区域设施资源分布的均衡性以及设施的服务质量,从而影响居民的使用。本论文探讨了城市医疗服务设施配置评价的方法,并以上海市杨浦区为例,研究其医疗服务设施配置的居民满意度和空间可达性,了解其医疗服务设施供给数量和质量现状、分布情况,为医疗服务设施资源合理配置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对未来城市医疗服务设施的配置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研究内容
随着我国经济逐渐向中等收入水平过渡,前期粗放式发展过程中累积下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早期的行政命令式环境规制手段始终未能取得显著的成效,我国当局开始尝试市场型规制手段,其中排污权交易制度是我国当下建设的重点。与此同时各地政府出于政绩压力,频繁要求企业“停产停工”,实质上给作为该制度建立前提的排污总量造成了不确定性冲击。本文聚焦于这一经济现象,以期通过模型化的理论分析和数值冲击模拟来研究其对于我
“不”和“没(有)”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否定词,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泰国学生对汉语否定词“不”和“没(有)”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在选择和使用常常会发生偏误。这与汉泰否定词各自的用法特点有关,汉语否定词“不”和“没(有)”的否定结构灵活多样,而泰语否定词“ul”的否定结构较为单一,“ul”一个词就包含了汉语否定词“不”和“没(有)”的绝大部分用法。泰国学生在使用汉语否定词时,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