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神经网络的导航信号欺骗干扰检测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r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导航与位置服务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体验,但是由于导航信号传达地面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其次导航信号的公开性以及其缺乏防护措施让导航信号变的十分脆弱,极易被恶意用户欺骗干扰,而这类干扰不同于容易被检测出来的压制式干扰,不仅隐蔽性极高,而且危害性极大,难以被一般的仪器和算法检测出来。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有监督的机器学习对欺骗导航信号和真实导航信号进行二分类的欺骗干扰检测方法,并且在原有脆弱性分析的基础上,填补了接收机在信号处理层面的脆弱性分析的空白。分析了欺骗干扰原理并按照生成方式不用将欺骗干扰分成转发式干扰和产生式干扰。对现阶段实现欺骗干扰的三种方式进行分析,其中包括使用商用信号模拟器、使用“FPGA+DSP”架构产生模拟信号和使用软件无线电进行转发式干扰实验。该实验在UBUNTU系统下进行,利用导航电文及三维坐标产生模拟数据,通过HACKRF射频模块发射出去,进而影响目标接收机。BP神经网络的高度非线性特点使得它可以逼近任何函数,因此它对非线性数据的处理有很好的效果并且在信号分类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通过使用现场数据生成欺骗干扰信号的方式,避免了使用复杂的方式来生成欺骗干扰。利用软件定义无线电在不同位置采集卫星导航系统的数字中频信号作为软件接收机程序的输入数据,经软件接收机处理解算后,从输出数据中提取卫星编号、伪距、载波相位、多普勒频移、接收机时钟频漂、接收机钟差和信噪比等观测值作为特征,将这些特征组成的数据集作为BP神经网络的输入。最后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分类测试,完成了欺骗干扰检测。从仿真结果看出,此方法的分类效果达到84.07%,说明其具备较高检测性能,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瞬变电磁法是一种建立在电磁感应原理基础上的有源测量方法,根据测得的瞬变电磁信号分析地电体之间的电阻率差异,进而达到探测地下地质体的目的。然而,瞬变电磁信号容易受到各种噪声的影响,尤其是在信号的晚期测道处,噪声可能会淹没有效的瞬变电磁信号,导致信号的利用受限,影响对深部目标的探测。瞬变电磁信号降噪是指利用各种方法,尽可能地压制噪声,提取有效的瞬变电磁信号,以便后续的处理。目前的瞬变电磁信号降噪方法大
移动通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致使网络空间加速变革,拓扑结构愈发复杂导致网络流量持续爆炸式增长,而且,屡见不鲜的网络攻击事件使得网络安全问题首当其冲。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能够弥补传统安全防护技术的缺陷,通过获取引发网络态势发生变化的态势要素,对其进行安全评估分析,从而及时发现网络攻击威胁与异常,并对网络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它旨在从宏观角度出发,系统、整体
人机对话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之一,也是未来实现人机共融社会的基础。近年来,得益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积累的海量数据,基于神经网络的对话生成方法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生成式对话模型大多以最大似然估计为训练目标,这种方法容易产生内容单一且不含有意义信息的通用回复。情绪的感知和表达在人与人的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话语的语义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乐意在网络平台中发表评论。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平台产生并保存了大量的评论性文本信息。这些评论信息往往蕴藏着用户对某事件或某产品的倾向性观点及情感,对其进行情感分析,有助于网络舆情监控;也有助于商家改进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在文本情感分析方法中,粗粒度的句子级情感分析只能得到文本的整体情感,无法得到所评论对象不同方面或属性的情感信息。而细粒度的方面级情感分析可获取
随着移动电信技术和智能终端的飞速发展,大量计算密集型、时延敏感型的新型应用不断涌现,如智能交通、虚拟现实、车联网、物联网等,为满足移动终端的低时延响应需求,一种整合网络边缘中异构资源的分布式计算范式被提出,即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MEC),又称移动边缘计算。但由于MEC的计算资源有限,且用户终端的任务类型复杂多样,不同任务类型的处理难度差距较大。因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脑部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记忆障碍、行动以及语言能力丧失等。AD根据临床症状表现可分为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正常情况(Normal Control,NC)和AD。MCI是AD和NC的一种中间状态,是AD的前驱阶段,且MCI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在病情的初期不易被察觉,一般情况下
图像描述是一项融合计算机视觉与自然语言处理的技术,能够实现从图像信息到文字信息的转换。图像描述在人机交互、视觉辅助和智能机器人等诸多场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前大多数是针对英文语句的图像描述研究,中文语句与英文语句在语法、分词、表达等方面有所不同,中文描述语句的准确度和细致度等仍有待提高。本文采用深度学习方法对图像中文描述模型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如下:第一,提出了基于多尺度密集连接网络的图像中文描
图节点分类在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和疾病预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图结构的复杂性给现有分类算法的应用带来了挑战,因此探索高效的分类算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和超图神经网络对节点的半监督分类方法进行研究。在图卷积神经网络的节点分类方法中,初始的图结构往往存在噪声,直接将其送入网络模型中训练,模型的分类准确率会受到影响。因此本文首先在已有的图神经网络架构上改进,设计一种融合图结构和
智能合约作为以太坊区块链的可编程模块继承了区块链的技术特征——数据的存储和计算方式拥有不可更改的特性。它适用于存在互不信任的应用场景。现有的区块链应用研究一般分为两点:(1)针对区块链去中心化和防篡改的特性将其应用在新的应用场景中。(2)针对区块链技术的限制,扩展区块链的功能。本文主要基于以太坊智能合约技术,做出了以下两点研究。(1)针对在互联网环境下社区代币有中心化、不公开、平台掌控者可以任意修
差分故障攻击作为一种经典的侧信道攻击,其攻击原理主要是依赖于在加密设备执行期间恶意注入故障,然后通过分析故障输出和非故障输出之间的差异来推出相关的密钥信息。具有故障注入灵活、分析效率高、攻击复杂度低等优点,对加密算法的工程应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差分故障攻击以及如何抵御差分故障攻击是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主要基于故障注入、感染计算以及故障检测等基础思想,对轻量级密码算法ANU和Pyj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