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正义》与《尚书全解》训诂比较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ym2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尚书》是研究我国夏商周历史不可缺少的著作,作为五经之首,也是历代君王治国理政的范本。对于《尚书》的研究,从古至今从未断绝,历代传疏,卷册盈室。隋唐是训诂学发展的兴盛时期,两宋为训诂学发展的变革时期,《尚书正义》与《尚书全解》是这两个时期的重要著作,二者又在内容上有诸多联系。因此,从训诂学研究角度比较二者,可大致理清唐宋时期《尚书》训诂发展的脉络,为唐宋训诂研究提供新的语料和理论参考。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即绪论。介绍林之奇《尚书全解》及孔颖达《尚书正义》基本情况,梳理自《正义》到《全解》时代《尚书》学的发展脉络,同时揭示本选题的研究意义。第二部分即第一章训诂内容比较。论述《尚书正义》与《尚书全解》在训释字词、辨析句读、说明修辞等方面的异同,讨论《全解》对《正义》《书》训内容的继承与突破。《全解》参引诸家《书》说对《正义》训诂内容多有辨析,在释词解句时明确提出了语助词、叹辞、等概念,讨论了《尚书》中富有争议的句读分歧,又对《尚书》经文中的比喻、变文、省略等修辞类型加以阐述。林之奇还将“错综”这种修辞手法运用于《尚书》训诂中,富有创新性。第二部分即第二章训诂方法比较。论述《尚书全解》对《尚书正义》中训诂方法的继承与发展。首先,二者都注重序言阐释,在序言中解释篇题、叙述背景、说解体例;其次,二者皆具义理训诂,林氏《书》解中对《正义》的些许内容进行选择性继承,在阐述“人心”“道心”等观点上,《尚书正义》成为下启“理学”的重要过渡;再者,二者都以是否具有“文证”作为训解经文的重要依据,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方法上都影响着后世学者训释《尚书》。第三部分即第三章训诂理念比较。孔颖达等人坚守“疏不破注”的训诂理念,注解时大多不突破孔《传》及经文范围,曲循旧说。一方面使《尚书正义》成为政治与思想的“中和剂”,统一了南北经学,为维护唐王朝的稳定做出巨大贡献,训诂规范得以形成。另一方面这种训诂理念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后世学者对文本诠释的研究和发展。林之奇发扬了宋人“疑经变古”的精神,秉持着“慎阙其疑”和“以意逆志”的训释理念,对前人经训“信其可信者而阙其可疑者”,提出了很多新解,表现出对前者“不敢略致疑其间”的批判。第四部分即第四章比较和影响。对《尚书全解》和《尚书正义》的异同点作宏观阐释,并总结二者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尚书正义》统一前代《书》学,是汉唐经学过渡到宋明理学的重要一环,《尚书全解》上承《正义》,下启蔡《传》,亦是宋代不容忽视的《尚书》训诂著作。另外对《尚书全解》中某些不同于前代的义理新解简要分析,从而加强对林氏《书》解的深入理解。通过论述,从比较研究的角度演绎了从《尚书正义》到《尚书全解》的发展脉络。同时结合实例,揭示了二者在训诂内容、方法、理念上的异同,从而归纳出《尚书正义》与《尚书全解》在经文训诂上的特点,并且进一步探索了唐宋学者在训诂学上的研究侧重点,对我们研究唐宋经文训诂特点转型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阮咸是我国传统抱弹有品类乐器的源头之一,如今所使用的阮咸是以其汉代前身为基础,融合现代科学方法加以复原、改革而来。古代阮咸在周边地区的多元民族文化影响下孕育产生,而现代阮咸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曾赋予其生命力的、多彩的民族音乐元素。本文以探析阮咸演奏中的蒙古族音乐风格为核心,从笔者的实践经验出发,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以及实例分析等方式,对阮咸的起源、阮咸作品中的蒙古族音乐风格、以及蒙古族风格音乐元素在演奏及
自由空间光通信(Free 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FSO)系统是指以激光光波作为信息载体,以自由空间作为信息传输媒介的通信系统。捕获(Acquisition)、对准(Pointing)、跟踪(Tracking)(APT)系统是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小型化、一体化的发展需求,APT系统使用一个光电探测器代替原来的粗跟踪和精跟踪探测器
四川清音作为四川优秀的说唱艺术曲种之一,形成于清代乾隆年间,是南北文化与四川语言、戏曲声腔,民间故事长期融合与碰撞的产物,曾经大街小巷妇孺皆知,盛极一时。表演方式由演唱者自击自唱----左手击板,右手击鼓的表演形式,是四川乃至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8年被评为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清音有三大演唱技巧“哈哈腔”、“贯口”、“弹舌音”。本文所讲的《小放风筝》即是一首小剪剪花调,讲诉
随着电子监控,手机摄影,图像识别,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实际应用对成像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学成像系统朝着微型化,紧凑化,集成化方向发展。传统的光学成像系统通常采用透镜组成像,镜片数多,体积大,结构复杂,难以实现与各种小型化系统的集成和融合。人们受到自然界中天然复眼的启发,在微透镜阵列发展的基础上,研究仿生曲面复眼,曲面复眼的视场角大,景深大,结构紧凑,在高速移动的物体信息捕捉方面有很高的灵敏度。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研制出的大型精密光学仪器的型号不断增多,对航天产品的装配精度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这些仪器往往具有重量大、精度高、调整过程复杂等特点。目前,产品的装配任务主要依靠人工操作,装配周期、精度及可靠性与操作人员的经验有较大的关系。因此,将大型工业机器人引入航天制造领域,发展高精度的自动化装配技术,能够实现航天装备的高精度和可靠性,是解决航天产品高精度装配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二月河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之一。其历史小说以大量史实为依据,通过无与伦比的艺术才华进行加工,迅速形成了一股二月河热。不仅其小说作品一版
同宗民歌的概念,是指在民歌母体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及歌者的二度创作,由一个源头流传至全国各地,与当地语言风俗相结合后演变出来的民歌变体。同一民歌的变体与当地的民歌风格和方言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大多以母体民歌为基础,采用依字行腔的方式,冯光钰先生将同宗民歌分六个种类,在这里《放风筝》则属于同宗民歌分类的第一种:词曲大同小异的类别。在《中国民间歌曲集》中,总计收录了79首地方民歌《放风筝》。由此可见,每
在国防与航天等领域中,为了观测弹丸与航天器等目标的高速瞬态变化过程,必须使用高速相机采集记录高速过程,事后进行回放和处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研究对象的运动速度大幅提升,对高速相机的分辨率、拍摄帧频以及成像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具备实时传输功能的高速相机很少具备图像预处理功能,且成像分辨率和帧频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文章选用LUXIMA公司生产的LUX13HS传感器,提出一种能够对图像进行预处理
研究背景卵巢癌是困扰女性生殖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发达地区显著高于欠发达地区,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卵巢癌易复发、易转移,其致死率位居所有
视觉显著性检测旨在检测出给定图像中人类感兴趣的目标区域,被广泛应用于图像理解、图像检索等领域。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如何设计有效的模型以及损失函数成为显著性检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