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图谱的个性化美食推荐方法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les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美食种类越来越多样,人们对美食的需求不断扩大,从大量的美食信息中准确直观地为用户呈现符合其多元需求的菜品变得至关重要。推荐系统能够帮助用户花费少量时间找到他们喜欢的菜品,但实际应用中大多数推荐系统采用协同过滤推荐算法,仅利用用户评分数据进行推荐,存在数据稀疏性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推荐效果。知识图谱中包含丰富的物品语义信息,可以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数据丰富对用户或物品的特征描述,将其融入推荐系统中,有助于提高传统推荐方法的效果。本文围绕传统基于协同过滤的美食推荐算法中存在的问题,对基于知识图谱的推荐方法展开研究,设计了一个基于美食知识图谱的个性化菜品推荐模型,包括美食知识图谱的构建、基于知识图谱的用户兴趣建模和融合知识图谱的协同过滤菜品推荐算法三个部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点:(1)基于大众点评等网站的真实菜品数据,构建了美食领域知识图谱。在构建过程中,对知识抽取方法进行研究,针对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特点设计了基于规则的知识抽取方法,对于文本数据设计了基于BERT-Bi LSTM-CRF模型的美食领域命名实体识别方法以解决命名实体识别存在的多别名问题,并采用Bootstrapping抽取实体间关系。(2)为更充分利用知识图谱中包含的丰富知识,提出改进的基于实体属性的用户偏好向量化方法,在采用Trans D方法对美食知识图谱向量化的基础上,计算属性权重,将用户对菜品的兴趣转为对多种属性的关注,实现对用户兴趣更精确和细粒度的表示。(3)针对传统推荐算法的数据稀疏性问题,设计了一种融合美食知识图谱的协同过滤个性化菜品推荐模型(Trans D-MF),通过计算用户饮食偏好相似性,并引入基于隐式反馈的矩阵分解推荐模型中协同模型训练,结合领域知识图谱丰富的知识增强推荐。在大众点评网的真实美食数据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Trans D-MF模型在Top K菜品推荐任务的准确率和召回率上都优于相关的主流推荐算法,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半导体工艺节点的迭代升级,商用芯片因其高性能低成本等特点,越来越受到航天任务的青睐。空间环境中高能粒子穿过半导体材料的敏感区,产生的单粒子效应会使搭载商用芯片的航天器暂时故障甚至永久报废。作为最常用的两款商用芯片,先进可靠的SRAM型FPGA和高精度高采样速率ADC是顺利进行航天探索的关键一环。以往的SRAM型FPGA单粒子效应测试系统的设计,主要集中在某一工艺节点的单粒子效应研究,对各工艺节
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由于体积小、表面易修饰、内部疏水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递送药物、基因治疗、生物成像等医药学领域。由于PAMAM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和溶血性,且在循环过程中易于清除等诸多问题限制了其医学应用。此外,PAMAM具有作为药物输送载体之外的生物学效应,可以在不同细胞系中诱导细胞自噬。由于自噬与肿瘤存在双重关系,这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抑制自噬提高抗癌治疗效果,
图像抠图算法致力于求出给定图像的alpha掩膜,进而提取出图像的前景部分,来实现背景替换等操作。这一技术已经在影视剪辑,图像后期等产业广泛使用。同时,图像抠图算法应用在很多计算机视觉相关任务的数据预处理流程中,如去雾、去雨等,也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尽管借助深度学习技术,近年来的图像抠图算法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图像抠图算法中存在的一个缺陷一直没有得到成功解决,那就是需要额外先验知识来辅助算法
由于传统能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人们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能源的枯竭已成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新能源开始不断被人发掘利用,由风电、光伏等分布式电源组成的微电网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由于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受环境影响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对微电网的能量优化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人工智能技术近几年来发展迅速,随着新的智能算法不断出现与更新,相关技术也开始应用于电力行业。本文针对微电网的强随机性问题,将深度
基站天线是移动通信系统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移动通信网络的性能有着直接且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相继推出了2G/3G/4G/5G的移动通信系统,频段覆盖1710-2690 MHz,3300-5000 MHz以及国际电信通信系统(IMT)的1427-1518 MHz。因此,天线带宽能够同时覆盖1427-1518 MHz、1710-2690 MHz和3300-5000 MHz尤其重
随着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式各样的机器人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其应用领域涵盖了服务行业,教育行业,医疗行业以及工业生产领域等等。由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的需求越来越丰富多样,机器人取代人工已经成为趋势,与此同时机器人智能化也逐渐成为当今最热门的学术研究话题之一。越来越来的学者希望通过增加传感器或者是编写程序能使机器人像人类一般的“智能”。而本文所探究的内容就是
传统聚合物基于小分子单体的重复单元,其亚纳米尺寸给高分子链的结构和动力学行为的研究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我们以介观尺度的构建块(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作为基本重复单元,采用稳定和高效的迭代指数增长法,通过精确控制尺寸、组成、区域构型和表面功能,模块化构建了离散的主链型聚合物链。精确的化学结构消除了所有固有的分子异质性,提供了一个在更大长度尺度上揭示结构和动态行为的理想模型系统。与此同时
铁路信号控制体系中,轨道电路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轨道电路故障,会直接影响铁路运输效率,甚至可能造成列车脱轨或追尾撞车等严重事故,威胁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轨道电路故障的原因较多且具有随机性,主要是由于复杂多变的运用环境及检修维护手段的相对落后。要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实时掌握以及对故障的精准判断预防,仅靠设备维护人员的经验及周期性巡检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一种可实时采集轨道电路各项电气特性,综合多项数据进行智
铝合金因其优异的性能,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建筑型材等领域中。但铝合金电极电位较负,易发生各类腐蚀,因此铝合金在应用中,需进行表面防护处理。具有良好耐蚀和自愈性的铬酸盐转化膜技术因含强致癌性的Cr6+而被禁止使用,无铬转化技术当前备受关注。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利用NaVO3制备的有色Ti-Zr-V转化膜具有优异的耐蚀性,且具有与铬酸盐转化膜相似的自愈性,但对其自愈过程及其控制因素尚不清楚。基于此,本
牛大力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等亚热带地区,资源丰富。其干燥根可入药,具有补虚润肺、强筋活络的功效。牛大力叶子也可用于泡水或煲汤,具有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的功用。作为药食两用中药,牛大力具有很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但其活性成分的研究尚不深入,主要集中于多糖及黄酮类化合物。本实验以牛大力叶子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出牛大力叶蛋白,探究其理化及功能特性。再通过酶解法制备牛大力叶蛋白肽,经分离纯化、结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