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雯诗歌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zhe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雯,作为清初诗坛"山左诗群"的杰出诗人,目前学界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本文主要通过历史文献资料和诗歌文本的解读,对田雯诗歌作综合研究,以期廓清康熙诗坛的本貌,给田雯诗歌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田雯,山东德州人.他的出现是齐鲁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德州悠久繁荣的经济文化、田家诗书继世家风以及田雯丰富的人生阅历共同孕育的结果.田雯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三十二岁前是求学、漫游、应举时期,三十三岁至四十五岁是初入仕途、"十年为郎"时期,四十六岁至六十七岁为历官内外、守拙有为时期,六十八岁至七十岁是卸任归里、归隐田园时期.田雯思想以儒为主,道、佛皆存.坎坷的仕途经历、污浊的官场现状和对于民生疾苦的关注、思考,使田雯在心理上对"康熙盛世"产生了"疏离"感,"疏离"的心态和憨直执拗的个性,成为诗人勇于生新、突破康熙诗坛所谓"盛世元音"的"神韵"诗风的巨大内因.田雯论诗主张融合唐宋、提倡"分体取法"于前人,注重才力和诗人的个人修养,崇尚"奇丽"诗风,对王渔洋的"神韵"主张是一种反拨,在康熙诗坛上极具个性色彩和审美价值.田雯诗歌内容"沈博",极为丰富,可以分为民生疾苦诗、山水田园诗、咏怀抒情诗、民俗风情诗、咏剧诗、生活诗、怀古咏史诗、题画诗等几个方面,全面反映了康熙盛世时期一个封建士子的心路历程与情感律动,其中他的山水田园诗、民俗风情诗、咏剧诗、生活诗具有较大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田雯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特别推崇杜甫、白居易、韩愈、苏轼、黄庭坚、陆游的诗歌,并力求生新,他的诗歌具有浓郁的文化意蕴,形成了以"奇丽"为主的多样化的艺术风格,体裁非常完备,注重词语锤炼并善于化用前人语句入诗,取得较高的艺术成就,被时人称为"集大成者".晚年诗名与王渔洋并肩.但由于文学史的传统观念和所处的特定时代,田雯的诗名在被排斥在"国朝六家"之外后,逐渐湮没.这是田雯诗歌的悲剧,也是清诗史的遗憾.综而观之,田雯应该是清初一流的大诗人.
其他文献
作者对《围城》的解读,主要侧重在渗透着作者审美情感的三个方面:一、笑声中的幽默和泪影中的尴尬.钱钟书从对知识分子的人生、命运的热切关注出发,从正反两个层面对知识分子
作为文化保守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学衡派"在新时期日益开放的学术环境下,成为新的学术研究热点.反思"学衡派"与新文化倡导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思考中国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完形心理学美学和现代派绘画艺术之间的关系.完形心理学美学实际上是作为研究西方现代派绘画艺术的理论依据而出现的.因此,如何评价完形心理学美学就同如何
该文认为,空间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维度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关于存在感的概念,在对时空的具体知觉之中,总是折射出人类精神结构中感受、想象和超越的深刻图景.因此该文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