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影响研究 ——基于福州、泉州的调查数据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uh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成为了新兴农民工群体。农民工在城市社会中工作与居住,与城市居民沟通与互动,不断适应城市生活并融入到城市主流社会的过程是一个再社会化的过程,是农民工社会资本重新建构的过程。进城前,农民工主要依赖基于亲缘、血缘等建立的同质性社会资本,进城后农民工主要依赖于城市社会网络所建构的异质性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拥有与使用状况对农民工在城市中经济地位的提高、工作的获取以及心理的认同与接纳等城市融入的各个方面有重要影响,影响农民工群体有序融入城市。.鉴于此,本文首先在国内外文献研究及相关社会资本与城市融入的理论基础之上,以福州、泉州两地的农民工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数据,了解和分析了两地农民工当前社会资本与城市融入的状况。然后从经济融入、劳动社会保障融入、社会融入、文化融入、心理融入五个维度选取17个指标对农民工城市融入进行分析,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和公式对农民工各个维度及总体城市融入度分别进行测量和计算,研究发现农民工城市融入水平较低,社会融入度最低,心理融入度最高,经济和社会两个维度的融入制约了农民工进一步融入城市;接着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社会资本中影响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主要因素,研究中发现:在城市中新建构的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有正向显著影响,同质性社会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没有显著影响。三个好朋友中是否有城市本地人和在城市的朋友、熟人数量正向促进农民工城市融入,在城市请客吃饭次数、企业是否有同乡会、春节老家拜年几家、亲友帮忙找工作人数与农民工城市融入没有显著相关。在研究中还发现除了社会资本之外,人力资本与就业状况等因素对城市融入有一定影响作用。受教育程度和掌握几门技术与农民工城市融入有正相关,工作单位性质、工作行业与农民工城市融入呈现负相关。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对农民工城市融入没有显著影响。最后,本文认为要推进农民工有序融入城市,既要发挥社会资本推进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重要作用,又不能忽略人力资本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本文提出增强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具体措施如下:加强政府、社会组织支持,增强市民与农民工互动交流;依托社区建立交流平台,培养农民工社区参与意识;巩固原有社会资本,积极构建多元、异质性的社会资本;提升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增强城市融入等建议。
其他文献
档案记录着人类社会发展的点点滴滴,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它既发挥着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也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实现其价值。社区作为基层组织承担着社会基层管理的责任与义务,社区档案更是记录着社区居民的基本信息和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档案留存下来的不仅是真凭实据,也传承并留存了社区服务活动的轨迹。社区档案工作虽然有较大的进步,但面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这一难题,档案的服务作用仍需要大力开发。因此本文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载体。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离不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而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仍然处于初期阶段,在管理、经营、分配等方面存在一些瓶颈问题,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地方政府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机制,从而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本论文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更是大学的追求。而大学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本研究基于大学课程的微分与积分理论构架,尝试构建不同类型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型,以期能为大学人才培养提供常模参考。通过运用文献法、对比分析法、问卷调查及科学计量等方法研究问题,并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以科学计量理论、课程的分层分类理论、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以3所院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为样本
随着对高中地理教学研究的深入,更多的教师也意识到地理课堂互动教学行为与地理课堂有效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课堂中互动行为的研究是课堂研究的重要标准之一,研究高中地理课堂中的互动行为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利用课堂互动行为进行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地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互动行为不能用单一量化或单一质性评价,往往会产生片面的结论。因此,开发一种科学的测量方式来量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互动,通过优化教学互动来提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步。在“大扶贫”格局下,全国范围的脱贫攻坚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贫困农民存在的思想问题也引发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成为不断亟待破解的一个现实难题。尤其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冲刺期,消除贫困农民存在的思想问题,促进形成自立自强、争先脱贫的精神风貌,事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实施,事关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对人们思维方式的改造和正确观念的树立有着重要的
课程问题一直是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职业教育沿用学科课程模式,大部分职业学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脱离实际工作,理论与实践分离,使得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弥补了传统职业教育课程的缺陷,实践证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具有优势和成效,在我国快速发展推广,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支撑。《现场导游》作为中职旅游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导游讲解这一重要职业能力的关键课程。由于
本研究主要围绕“对于1-3岁婴幼儿的发展而言,什么样的课程是最为适宜”的这个问题展开讨论,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选取G省主城区A托育中心为研究对象,以1-3岁婴幼儿托育课程适切性为着眼点,通过观察法、访谈法、文本分析法,对A托育中心的1-3岁婴幼儿托育课程实施现状、适切性的表现及存在问题展开分析研究,通过建构1-3岁托育课程适切性的特征、内涵和对象,挖掘A托育中心1-3岁托育课程的优秀经验,分析其存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入境游客逐年增多,如何为外国游客提供高质量旅游服务成为旅游行业从业人员要面临的现实问题。《客源国概况》课程是中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学生需要学习的基础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不同客源国自然、人文和民俗风情知识,为入境游客提供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优质服务打下基础。目前,传统教学法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仍然占主导地位,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课程内容理解不深入、能力得不到培
饲料行业是畜牧业甚至是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阶段整个饲料行业有着较低的进入壁垒,其结果是饲料企业的实力、规模良莠不齐,使得饲料企业存在质量安全隐患,进而影响其下游市场,即畜禽产品的安全状况。尽管饲料产业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出台、相关的行业标准不断完善以及相关从业人员认知水平不断提高,但是饲料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存在。因而,本研究将以饲料企业为研究对象,在控制了相关变量的情况下,研究制度压力对饲料企业
不论是立足时代发展视角来说,还是从当前人才构建的标准来看,亦或是基于新课标的要求,其本质在于通过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强调重视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上进行合作教学模式的引入,成为当前发展的大趋势。。本研究以更好的将合作学习策略与高中生物课堂结合,深入研究合作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为目的。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课堂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在鄯善县第一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和高中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