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婴幼儿托育课程适切性个案研究 ——以G省A托育中心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jo09112167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主要围绕“对于1-3岁婴幼儿的发展而言,什么样的课程是最为适宜”的这个问题展开讨论,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选取G省主城区A托育中心为研究对象,以1-3岁婴幼儿托育课程适切性为着眼点,通过观察法、访谈法、文本分析法,对A托育中心的1-3岁婴幼儿托育课程实施现状、适切性的表现及存在问题展开分析研究,通过建构1-3岁托育课程适切性的特征、内涵和对象,挖掘A托育中心1-3岁托育课程的优秀经验,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优化课程适切程度的策略和方法,为我国现有1-3岁婴幼儿托育机构科学合理设置托育课程提供借鉴,同时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1-3岁托育课程提供实践依据。研究发现,A托育中心1-3岁婴幼儿托育课程在教养理念、教养形式、教养内容、教养渠道、教养环境、师幼互动品质这6个维度的适切性表现为:坚持“以养为主、教养融合”的教育理念;强调以“游戏”为主要教养形式;秉持以“生活活动、主题游戏活动、体能运动活动”相结合的教养内容;创设“家园共育”的教养渠道,营造“有准备”的教养环境,倡导以照护“关键人”为纽带的高品质师幼互动关系。然而,在托育课程实施过程也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养内容落地过程中的“教”“养”失衡问题;托班师资团队,照护“关键人”整体能力素养与现实需要的落差问题;托班环境创设中对于婴幼儿参与程度和能力的忽视问题;以及家长参与托育课程和教养活动的积极性和有效性还需要提升的问题等。最后,研究者基于以上现状和问题,参考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从教师、家长、园区和政府机构层面,对优化1-3岁婴幼儿托育课程适切性程度提出可行性建议和策略。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公路建设也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公路勘察设计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大多数的勘察设计企业需要面对繁重设计任务,勘察设计员工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长此以往员工的不良情绪无处宣泄,这不仅会影响员工个人身心健康,而且使企业与社会的不稳定性增加。本文通过对C勘察设计企业的深入调查与实践,对舒缓员工压力的社会工作方法进行探索和研究,希望可以对企业社会工作实务提供一定的参考。为了舒缓企业员工
《萨班斯法案》颁布后,美国开始实施整合审计,要求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由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整合实施,以提高审计效率。我国于2010年和2011年先后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实施意见》、《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等文件,效仿美国的做法,开始推行整合审计。那么,如何更有效地开展整合审计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和业
当前,教师专业发展是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始终的,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研究话题。教师入职教育是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的关键环节,而师徒制教师教育模式作为一种典型的教师入职教育形式,能够帮助刚进入到教学工作的新手教师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教学程序和教学基本技能,更快地适应教师角色。在幼儿园师徒制中,师傅为徒弟提供的职业支持有助于徒弟在其职业生涯方面和社会心理方面获得发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乘数效应,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方针与重要举措。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在2016年年底成立,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确立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迎来了春天。但科技型中小企业从事的是以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和创造为基础的技术商品化活动,不可避免的存在开发失
档案记录着人类社会发展的点点滴滴,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它既发挥着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也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实现其价值。社区作为基层组织承担着社会基层管理的责任与义务,社区档案更是记录着社区居民的基本信息和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档案留存下来的不仅是真凭实据,也传承并留存了社区服务活动的轨迹。社区档案工作虽然有较大的进步,但面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这一难题,档案的服务作用仍需要大力开发。因此本文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的重要载体。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离不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而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仍然处于初期阶段,在管理、经营、分配等方面存在一些瓶颈问题,因此有必要认真研究地方政府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机制,从而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健康发展。本论文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任务,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更是大学的追求。而大学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本研究基于大学课程的微分与积分理论构架,尝试构建不同类型的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型,以期能为大学人才培养提供常模参考。通过运用文献法、对比分析法、问卷调查及科学计量等方法研究问题,并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以科学计量理论、课程的分层分类理论、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以3所院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为样本
随着对高中地理教学研究的深入,更多的教师也意识到地理课堂互动教学行为与地理课堂有效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课堂中互动行为的研究是课堂研究的重要标准之一,研究高中地理课堂中的互动行为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利用课堂互动行为进行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地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互动行为不能用单一量化或单一质性评价,往往会产生片面的结论。因此,开发一种科学的测量方式来量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互动,通过优化教学互动来提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步。在“大扶贫”格局下,全国范围的脱贫攻坚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贫困农民存在的思想问题也引发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成为不断亟待破解的一个现实难题。尤其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期、冲刺期,消除贫困农民存在的思想问题,促进形成自立自强、争先脱贫的精神风貌,事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实施,事关乡村振兴战略顺利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对人们思维方式的改造和正确观念的树立有着重要的
课程问题一直是职业教育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职业教育沿用学科课程模式,大部分职业学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脱离实际工作,理论与实践分离,使得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模式弥补了传统职业教育课程的缺陷,实践证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具有优势和成效,在我国快速发展推广,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支撑。《现场导游》作为中职旅游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导游讲解这一重要职业能力的关键课程。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