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评论的情感分析研究与实现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k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用户评论数据指数增长,如何将有效信息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出来,是当前互联网技术中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而情感分析技术正是用来处理和解决此类问题的。本文主要研究基于用户评论的情感分析,从多个方面不同层次来分析用户对于餐厅评论的情感倾向性。细粒度情感分析在近年来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在实际中也体现出其应用价值与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于用户评论的情感分析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情感分析模型和基于BERT的情感分析模型。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使用XGBoost算法进行特征提取。利用XGBoost具有对特征排序的特性,对每一个细粒度进行分类任务,得到其特征重要性的排序结果,最终获取到每一个细粒度的方面特征词。2.提出了 BiLSTM-Att-GloVe模型,使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分别对上下文和特征词进行编码,得到其特征向量表示,然后通过注意力机制得到上下文中不同词对于方面词的注意权重,最后使用Softmax得到文本的情感倾向的概率分布。由于BiLSTM不能实现并行,而且存在梯度问题,又基于注意力机制提出了 Att-Con-GloVe模型,使用多头注意力机制对特征词和文本进行编码,从而提取文本垂直空间特征向量。实验证明Att-Con-GloVe模型效果更好。3.近年来提出的BERT模型在多个领域中位居榜首,因此考虑将其用于本文任务中,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使用基于BERT的情感分析模型,利用BERT模型的句子级输出,下接情感分析分类任务,通过预训练模型进行微调从而实现细粒度情感分析任务。二是提出了Att-Con-BERT模型,利用BERT的单词级输出,将BERT模型作为文本的词向量嵌入,然后输入基于多头注意力机制和卷积变换的模型中。实验证明基于BERT的模型准确性更高,其中Att-Con-BERT模型效果最好。4.设计并实现基于情感分析的用户评论系统,该系统可以直接调用训练好的情感分析模型,获取用户评论的情感分析结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微信平台式健康教育对早产儿家长疾病不确定感和照顾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新生儿科就诊的80名早产儿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9名)和对照组(41名).对照组早产儿家长接受常规教育,观察组早产儿家长接受微信平台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早产儿家长的疾病不确定感和照顾能力.结果 护理前,两组间早产儿家长的疾病不确定感父母量表(PPUS)评分和角色适应问卷(RAQ)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护理后,两组的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类从外界接收到的信息中,大部分来自眼睛,同时人类也会通过眼睛释放出一些潜在信息。眼动仪是集成了红外光源和专业摄像机的可以获取眼动数据的仪器。通过眼动仪,可以获得例如眼睛注视点、眼动轨迹、眼睛注视时间等数据。全球各个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利用眼动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自然语言处理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研究如何让计算机更好的识别自然语言、理解自然语言、并利用自然语言
癫痫作为一种由脑部异常放电引发的疾病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而且对于患者日常的健康生活带来很大的威胁,如何对未来的癫痫疾病进行预测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硬件设施的迅速发展,深度学习技术在医学领域取得的成果越来越丰富,一些困扰医生的诸如心律不齐类型的诊断和病变位置的诊断和判定的问题都能由深度学习技术很好的完成。针对癫痫疾病发作的预测这一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尝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