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自主意识的不断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也成为理论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自古以来,很多学者都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但是由于历史条件以及所处时代的限制,都没能科学地说明这一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总结以往的经验材料,从“现实的人”出发,丰富和发展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形成了较为系统、科学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不仅对哲学、人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还对当代中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自主意识的不断提高,人的全面发展也成为理论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自古以来,很多学者都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但是由于历史条件以及所处时代的限制,都没能科学地说明这一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总结以往的经验材料,从“现实的人”出发,丰富和发展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形成了较为系统、科学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不仅对哲学、人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还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在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伴随着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在思想道德领域的显现,人的全面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并发掘这一理论的价值,存在着深远的意义。本文在研读马克思相关著作,合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综合等方法,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思想来源、形成背景及过程、科学内涵、实现条件等都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与研究,并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中国化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文总共有四章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和思路,以及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梳理了马克思之前人的发展思想,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形成背景以及过程。第三章是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的论述。尽管目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的人很多,但真正彻底系统研究的人并不多。本部分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历史过程、实现条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和探索。第四部分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运用。首先论述了党的领导人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发展,其次从“五位一体”的角度,指出了如何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反腐败既需对腐败状况作出测量,也需要对反腐败的成效作出测量,以更为合理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反腐败的战略策略和评估反腐败工作。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反腐败力度与成效世所罕见,但缺乏相应的指数反映其进展。反腐败成效有多种测量方法,但笔者认为民众的评判最为重要。长沙市作为湖南省会,各种反腐政策先行,具有很好的代表性。选择一个城市进行调研,有利于避免制度因素的干扰,节约资金成本。所以笔者基于2015-2017三年的
党的十九大提出,脱贫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并再次提及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实现脱真贫、真脱贫的目标和承诺。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提出及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全力推进,我国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进展。但扶贫开发中贫困群体参与过程形式化、参与内容边缘化与参与结果虚置化等问题仍广泛存在。实际上,我国自二十
2001年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开始,近20年来,我国的老龄化速度越来越快,老年人口基数大、失能比例高。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带来的是日渐沉重的养老压力,特别是对于第一代子女来说,上有老下有小的处境十分窘迫,为了同时实现老年人“原地安老”及方便家人就近探望,嵌入社区的养老机构应运而生。但是在进驻社区过程中,养老机构遭遇了来自居民的强烈抗议,全国各地关于养老机构“邻避效应”的新闻层出不穷,冲突激烈程度、涉及范
现代化潮流下,中国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日益严重。中国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不得不直面农村生活垃圾污染问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离不开村民参与。在农村区域差异理论视角下,调查研究了原子化农村地区(湖南省常德市河村、边镇)生活垃圾治理村民参与状况。原子化农村的生活垃圾治理依靠政府推动,村民参与处于较低水平。原子化农村的村民具备积极的生活垃圾治理参与意愿,村民的生活垃圾分类意愿最高,而村民的生活垃圾支付意愿和监督意
环境对于我们人类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为我们人类提供了生存空间,而且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成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但是,人类随着对经济利益等的过度追求,逐渐忽略了我们在追求经济高度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在不知不觉中,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便成为了全球性的三大危机。 面对生态环境的被破坏和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类便开始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自身利益以及子孙后代的健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的酝酿时期”,是革命力量聚集壮大并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顺应中国革命的主题,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尤其是阶级斗争理论,创造性地进行了本土化建构,在动员和团结群众、壮大革命力量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泥潭。先进分子开始探索救国救民
毛泽东既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又是一位博览群书的文人学者。读书在毛泽东生命中占据重要地位,正是读书将伟人毛泽东塑造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作家。毛泽东在其读书实践过程中建构了一套独特的读书理论体系,形成了具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特色的毛泽东读书观。毛泽东读书观对新时代条件下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和营造学习型社会氛围具有宝贵的启示作用。由此可见,从整体性视阈出发研究毛泽东读书观十分有必要。 本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今中国学术界中的一个热点领域和普遍性话语,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关系的具体方法,同时也是人民大众通过社会实践进行理论创新的客观实在。然则,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研究大都忽视对“命题”进行最一般意义层面的探讨。结果是讨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研究却没有给“命题”以足够的重视和应有的地位,没有“命题分析”的“命题研究”,这是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我们党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自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到党的十九大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新部署,再到宪法修正案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写入宪法。党和国家对其地位和作用的强调日益凸显。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问题发表了许多重要讲话,正是在这系列讲话的科学指引下,全国各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运动思想在毛泽东思想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毛泽东在革命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初步探索,也是毛泽东把农民运动作为寻找中国革命道路和方向的一个切入点,从而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以及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初步奠定了基础。研究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运动思想,探索毛泽东考察和认识农民运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