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提出,脱贫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并再次提及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实现脱真贫、真脱贫的目标和承诺。近年来,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提出及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全力推进,我国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进展。但扶贫开发中贫困群体参与过程形式化、参与内容边缘化与参与结果虚置化等问题仍广泛存在。实际上,我国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即开始推行参与式扶贫理念和方法,虽然在帮扶对象参与意识、贫困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扶贫资源配置精准性及脱贫成效可持续性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参与式扶贫虚化、形式化、弱化及非常态化等问题不无存在。当前,我国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的冲刺期,为破解精准扶贫过程中目标群体参与实效性偏低的问题,亟需理论界为践行和改善参与式扶贫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贫困是权利失效的结果,赋权则是缓解贫困的有效办法,参与式扶贫的核心在于赋权。福柯认为,真正的权力(利)是通过话语来实现的,故话语权利理应成为赋权的主要内容。因此,本文以话语赋权为视角,对参与式扶贫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首先,笔者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话语赋权视角出发,对参与式扶贫问题开展理论分析。其次,笔者从话语赋权视角归纳我国参与式扶贫取得的成效,并以精准扶贫的四个阶段为分界将仍存在的问题归纳为精准识别中贫困群体参与“虚化”、精准帮扶中贫困群体参与“形式化”、精准管理中贫困群体参与“弱化”、精准考核中贫困群体参与“非常态化”等。再次,基于话语赋权视角,论文对我国参与式扶贫产生的问题进行归因,将其概括为行政主导的传统惯习与话语赋权或有抵牾、基层扶贫干部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尚未完全内化于心、贫困群体主体意识和话语表达能力欠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不健全及话语赋权被视为一种策略性选择等。最后,笔者植根于话语赋权视角对改善参与式扶贫的路径进行思考,提出助推国家行政权力与村民自治权利互嵌耦合、促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落地生根、强化贫困群体主体意识和话语表达能力、培育贫困群体话语表达的组织化载体、切实推进农村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现话语赋权从“选择性反应”到“制度化规定”的转型等路径。
贫困是权利失效的结果,赋权则是缓解贫困的有效办法,参与式扶贫的核心在于赋权。福柯认为,真正的权力(利)是通过话语来实现的,故话语权利理应成为赋权的主要内容。因此,本文以话语赋权为视角,对参与式扶贫问题进行研究,以期为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首先,笔者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话语赋权视角出发,对参与式扶贫问题开展理论分析。其次,笔者从话语赋权视角归纳我国参与式扶贫取得的成效,并以精准扶贫的四个阶段为分界将仍存在的问题归纳为精准识别中贫困群体参与“虚化”、精准帮扶中贫困群体参与“形式化”、精准管理中贫困群体参与“弱化”、精准考核中贫困群体参与“非常态化”等。再次,基于话语赋权视角,论文对我国参与式扶贫产生的问题进行归因,将其概括为行政主导的传统惯习与话语赋权或有抵牾、基层扶贫干部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尚未完全内化于心、贫困群体主体意识和话语表达能力欠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建设不健全及话语赋权被视为一种策略性选择等。最后,笔者植根于话语赋权视角对改善参与式扶贫的路径进行思考,提出助推国家行政权力与村民自治权利互嵌耦合、促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落地生根、强化贫困群体主体意识和话语表达能力、培育贫困群体话语表达的组织化载体、切实推进农村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现话语赋权从“选择性反应”到“制度化规定”的转型等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