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伴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其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比越来越大,由于可再生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大量并网给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伴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其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比越来越大,由于可再生能源出力的不确定性,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大量并网给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分布式储能(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DES)由于具有平抑功率波动、削峰填谷、改善电能质量等优点,在配电网运行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移动储能因其调度灵活性正被广泛关注。在配电网运行中,如何在考虑可再生能源出力随机波动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分布式储能多目标优化运行模型,以及如何有效地求解此多目标优化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概述介绍了DES优化配置与运行问题和电力系统多目标优化计算问题的研究现状,以及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求解算法;然后针对低压配电网(Low-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LVDN)中光伏有功出力不确定波动引起的电压质量问题,提出了一种确定含光伏的LVDN中所需DES的总额定功率和电量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DES多目标优化配置与运行模型,模型以LVDN有功损耗最小和上级电网负荷率最大为目标,考虑了DES安装节点的总数限制,并以保证LVDN和DES安全运行等为约束条件,采用规格化法平面约束法进行求解得到Pareto最优解集,并通过模糊隶属度和熵权法选出折中最优解作为DES优化配置与运行方案。以某个实际LVDN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DES能够有效减少LVDN的网损,提高上级电网负荷率。并且,在DES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兼具移动和储能特性的移动储能对配电网优化运行的影响。建立了以配电网网损、弃风弃光量、配电网运行费用最小为目标,综合考虑配电网运行约束和移动储能运行约束的配电网多目标优化运行模型,其中移动储能约束包括路径唯一性约束、流量平衡约束、最大移动次数约束、充放电功率和荷电状态约束等;提出了一种基于规格化法平面约束法的直接求解三目标优化问题折中最优解的双层优化模型,并采用处理等式约束的改进复合形算法求解双层优化模型以得到三目标优化问题折中最优解;以IEEE33节点系统为例,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从复习三角形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入手,用类比的方法引出平行四边形,并集中探究和证明平行四边形的边、角和对角线的性质.教学中用问题驱动学生的思考,探究学习与有意义接受学习
浮选脱墨是废纸制浆的核心技术,也是制约废纸成为漂白纸与纸板产品原料的瓶颈所在。因此,发展浮选脱墨技术,以及优化浮选脱墨设备与系统,有利于扩展废纸原料的应用范围,在更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针刺迎香、印堂、上星、风门、脾俞、肺俞、足三里等穴位配合药物“通鼻敏”对肺脾气虚型AR的治疗效果,为针刺配合药物治疗AR提供临床数据,指导针药结合
视频帧率提升算法是图像和视频处理中的经典问题,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视频帧率提升算法在生物医疗、遥感影像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帧率提升算法是一种通过计算连续两帧之间的关系获得插值帧,然后将插值帧插入原始两帧之间达到提高帧率目的的技术。本论文利用图像的频域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相位重构的视频帧率提升算法,为视频帧率提升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频域图像处理方法。具体研究内容为以下五点:第一,研究频域函数插
随着电力用户对供电质量要求的提高,电网电能质量问题备受关注。传统的方法是单纯依靠投资扩容配电设备或升级输电线路来解决此类问题,此方法设备利用率低,经济性差。本文提
实时监测飞行器表面和发动机的热流变化情况对飞行安全和飞行器热防护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薄膜式热流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瞬时测量的优点,可在对测试表面干扰小的情况下对飞行器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实务届和理论界的热点。自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掀起了国企改革的浪潮,地方政府也愈加意识到资本市场对于国企改革的重要性,纷纷围绕现有上市平台开展国资整合。国企借壳上市方案层出不穷,却并非所有的重组上市都实现了其预期目标,不少案例在改革的过程中受阻失败或是偏离行动初衷导致最终效果不佳。在此背景下,广州市国资委下属的越秀金控却不仅成功地实现了借壳上市,成为了首家地方金控上市
水污染的治理,尤其是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处理,是世界性的难题。光催化技术是一种高效、安全、理想的环境友好型水污染治理手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难题,例
[目的/意义]当今数据驱动型研究时代,世界科技正呈现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立足于科技情报服务视角,研判未来科研过程的发展趋势——智能化,同时明确当前知识服务智能化升级机遇,
大概念是联结宏观课程理念和微观教学设计的纽带,是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大概念具有抽象性、中心性、意义性、结构性、发展性和迁移性六大基本特征.提出基于逆向教学的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