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职学校教学注重教学的过程性,中职学校开设的课程《C程序设计》更加注重教与学的过程性。《C程序设计》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上机练习。传统的编程题评分算法采取的评分依据只有运行结果,这样的评分算法忽略了编程题的过程性,评分结果要么为零要么为满分。由于传统的编程题评分算法中评分结果的两极性降低了编程题得分率,中职学校未将上机考试作为期中或期末的考试方式而是采取纸质考试作为考试方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职学校教学注重教学的过程性,中职学校开设的课程《C程序设计》更加注重教与学的过程性。《C程序设计》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上机练习。传统的编程题评分算法采取的评分依据只有运行结果,这样的评分算法忽略了编程题的过程性,评分结果要么为零要么为满分。由于传统的编程题评分算法中评分结果的两极性降低了编程题得分率,中职学校未将上机考试作为期中或期末的考试方式而是采取纸质考试作为考试方式。《C程序设计》更多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这样的需求下如何将纸质考试转变为纸质考试+上机考试显得极为重要。要实现这样的结合就得提升编程题评分算法的合理性。为了增强编程题评分算法的合理性,需要在评分中考虑编程题的过程性。涉及编码过程性的属性有语法报错个数、语句类型、代码相似度等。本文研究下的编程题评分算法采取的评分依据有语法报错个数、运行结果、语句类型、代码相似度,这四个属性不仅凸显了编程题的结果性,还凸显了编程题的过程性,而且这四个属性也是人工阅卷中主要的评分依据。这种既考虑结果又考虑过程的评分算法更适合于编程题的评分,也更有利于中职学校《C程序设计》课程考核中实现纸质考试+上机考试的结合。笔者将本文研究的编程题智能评分算法应用于中职《C程序设计》课程考核。在中职一年级计算机专业2019年上学期进行了四次编程题上机考试并将本文研究的评分算法用于其中。每次考试都会反馈出学生考试中各部分得分信息。教师通过该信息可以了解到每个学生在编程中存在的问题再进行教学调整,学生通过该信息可以知道自己编程中存在的问题再进行学习改进。四次编程题上机考试中学生编程中存在的问题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与传统评分算法相比,该评分算法下学生编程题得分呈增加的趋势。
其他文献
PLC(可编程程序控制器)是电气自动化领域的核心控制器件,因此,PLC课程是自动化技术人才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对实训要求较高。但中职PLC课程的传统实训教学存在实训教学成本较高以及实训内容的扩展性较差等问题。PLC全虚拟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既能解决PLC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又能满足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对虚拟仿真资源的建设要求。本论文采取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法
以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为研究区,将坡度、高程、距道路的距离、距断层的距离、距水系的距离、植被指数、工程岩组作为该区域地质灾害影响因子。根据86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采用信息量方法计算每个影响因子的信息量值,作为逻辑回归的分类数据,建立基于信息量法+逻辑回归模型的易发性评估模型,同时与单独信息量模型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利用ROC曲线对该模型进行检验,信息量模型和信息量法+逻辑回归模型的评价
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媒体等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这些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及生活,带来了信息传播及阅读交流方式的巨大改变。就阅读方式来说,从传统阅读到电子媒介阅读,从电脑端到手机端;就交流方式来说,从书面交流到无纸化交流,从书信演变到电子软件.阅读和交流方式多样化已经成为了如今不可阻挡的趋势和潮流,这一现状让一直以来以纸质文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名词,它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各行各业进行不断的融合,打造出别样的、创新的景象。“互联网+”融入教育领域,渐渐改变了教育原本的教学方式、教学思想、教学意义等,对教育领域进行了升华与变革。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让数学教学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在教育发展的最前沿,已慢慢成为了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数学
本文以微信公众号传播的学习资源为研究对象,研究微信公众号推出的古诗词学习资源的设计和传播特征,探寻微信公众号推出的古诗词学习资源向课程资源转化的价值、方法和实践方式。全文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明研究缘起及意义、研究对象和方法,对主要概念进行界定,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综述,提出了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潮流之下,快速发展中的作为学习平台的手机微信公众号所承载的学习资源向课程资
“互联网+教育”变革不断深化,人们对于该领域的探索和思考开始向“智慧”方向转变,在众多搭载互联网和物联网的终端中,平板电脑不但具有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的特点,而且还具有便捷性和安全性,无疑是实现智慧教学的有效载体。教师和学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平板电脑获得最准确和海量的数据和信息,享受这位教学助手带来的智慧教学体验。平板电脑强大的软硬件优势决定了它将促使师生互动行为发生颠覆性的转变。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下,融合了传统教学和在线教学的优势,在中职学校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但在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过程中,尚存在线上线下课程资源设计不科学、资源内容不丰富、资源类型单一、资源获取途径繁琐、资源管理体系欠缺等问题,导致混合式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本研究围绕如何构建适用于中职学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课程资源库展开研究。以满足线上线下混合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应该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一代,青年是民族的希望,只有青年得到了好的发展,国家的发展才会有前途,因此,必须重视青年一代思想教育工作,一步一步打下坚实的基础。高中思想政治课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陈述性知识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占了高于60%,数量多,比重大,地位高;且陈述性
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受到国家高度重视,但课堂教学质量却让人担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育品质的关键。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整合了传统课堂和讨论式课堂的优点,建立师生对分有效的交互式课堂,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有效的空间。论文借助“对分易”教学平台,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中职课堂教学中,利用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法、
隐写算法研究领域中,大多数学者更多地关心数字图像隐写中发送和接收的阶段,即关心如何加强载密信息的不可感知能力,但忽略了载密图像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失真对接收方能否正确提取秘密信息产生的影响。而接收方能否在发生失真变换下正确提取出秘密信息,是由载密图像的健壮性决定的。在隐写分析领域,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在准确率方面普遍比“特征提取+分类器”的传统方法的准确率高,但神经网络的方法严重依赖输入图像的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