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篇论文首先对传统的隐喻修辞研究和语义研究作一综述,出隐喻研究的认知观有其历史渊源;隐喻研究作为认知语言学的一部分,以非客观主义的经验现实主义哲学或经验主义皙学作为自己思想和方法论的基础.隐喻的认知研究主要包括Lakoff等人的概念隐喻研究,以及Fauconnier等人的心理空间和概念整合理论、揭示出隐喻本质上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人类赖以生存的许多基本概念系统以及人类思维方式乃至行为方式皆为隐喻性的.在运作机制上,隐喻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投射,特别是将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的框架投射到一个不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之上.隐喻的认知研究强调隐喻的认知本质,由于其研究对象多为"死喻",特别是Lakoff的概念隐喻成为我们日常语言的一部分,因而忽视了对新奇隐喻的识别与理解的研究.该文强调在识别与理解隐喻时既要考虑不同认知域之间的相似性,又要分析其相异性.相似性是隐喻意义产生的基本条件.相异性是该体与喻体产生语义冲突的前提,是形成语义偏离的原因所在.此外,由于语境对认知域起确定和区分的作用,语境,特别是情景语境在理解和阐释隐喻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隐喻的认知研究考虑了认知语境,却忽视了的考虑,因此其解释力受到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