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古国育才中学七年级汉语综合课教学模式和设计研究育才中学是蒙古国以汉语教学为主的规模较大的私立学校。为了培养出优秀的汉语学习者,减轻学生学习汉语的难度和提供适宜的汉语学习环境,育才中文中学从学前班开始,历经小学、初中和高中都进行汉蒙双语教学,并且逐级提升汉语教学和学习的比重。在全球化进程中,随着“汉语热”的兴起,蒙古国也积极投入到学习汉语的浪潮中并不断地摸索行之有效的汉语教学方法和汉语教学的模式设计。在这种形势下,育才中文中学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汉语教学模式和理念:根据大脑的可塑性,在学前班阶段即设置汉语学习课程,使教学对象及早进入语言的关键期并适时使之经历语言的关键期,以便于将汉语母语化;最大限度地制造规范的汉语环境,让学生们长时间、高强度并且在有意识和无意识状态下接触汉语;随着学生年龄增长不断地将汉语教学和学习从初级阶段的趣味性、知识性的融合向深层次的中国语言文化综合学习拓展,以切实提高学生们的汉语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育才中学七年级是该校所有年级中汉语课程最多、汉语学习量最大、教学任务最重,也是校方最关注的并且教学监管最严格的年级,而综合课又是所有课型中教学比重最大、最重要的知识密集型课型;此外,以汉语为教学主体的育才中学在八年级开始添加英文课,从汉、蒙双语教学进入汉、蒙、英三语教学阶段。七年级的汉语综合课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过渡任务,按照校方的教学目标,育才中学七年级的学生应具有牢固的汉语基础,在汉语听、说、读、写综合能力上应达到中国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水平。因此,关注和研究育才中学七年级汉语综合课的教学模式和设计,在研究基础上提出完善和创新思路,对于育才中学的汉语基础教育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教学模式设计思想为主导,结合笔者在蒙古国育才中文中学七年级综合课的授课实践,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育才中学七年级综合课的教学模式和设计进行思考、研究和进一步的探索。论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理论基础、选题缘起、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一个重要部分,从三个大方面对蒙古国育才中学七年级综合课的教学模式和设计进行具体的研究和阐释:介绍蒙古国育才中学七年级学生和使用教材概况;介绍七年级的课程设置情况;从八个角度探析蒙古国育才中学七年级综合课教学模式和设计。第三部分是本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部分,从四个方面对如何完善和创新七年级综合课教学模式和设计进行研究和探索:具体环节以内容为前提,改变具体方式;根据蒙古国学生天性过于活泼好动的特点设计综合课;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将课本内容与影音制品相结合,把多媒体带入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把礼仪适时引入教学中。第四部分是本研究的最后一个部分,总结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