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村社区信息服务用户满意度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至今,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走向现代化的强大力量,信息科技的飞快发展推动着中国信息服务不断的完善,特别是城市社区的信息化建设已接近完善,为我国实现现代化夯实了基础。我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农村的建设与发展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题中之义,是构建新型农村的核心任务。自“十一五”以来,我国在全面建设高速公路和,完善农村社区信息平台等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突。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第一,我国基本国情导致区不同地域间的经济发展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第二,信息化服务供给不充分。第三,农村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与预期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第四,投入主体、服务主体过于单一。所以结合理论分析,评价农村社区信息服务发展,比较不同地域的信息化供给服务水平,对我国农村社区信息服务的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当前现状,借鉴国内外顾客满意度建模的方法,抽样选取省内229户农户作为研究样本,运用PLSGraph、LISREL、spss19.0选取相关测评变量,构建关于用户满意度指数测评能够确实反应满意度情况的结构方程模型,最终形成了可综合评价农村社区信息服务的体系,继而提出结合测评结果农村社区信息服务现状的总体分析,为提高农村社区信息服务用户满意度提供对策建议。实验结果表明,当前社会影响用户满意主要有3个基本变量,分别是感知质量、用户期望、农村信息服务成熟度。研究结论表明,根据相关数据得出当前用户期望影响最大影响较为少的是用户的感知质量;在感知质量与其他三个比较关键的驱动因子相互比较时发现,农村信息服务设施对感知质量的影响最大,相对于略微偏低的是信息资源;用户满意有着非常大的功效,特别是对政府形象和用户忠诚都有着十分强烈的正向关系。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提高用户对社区信息服务的满意度,第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每一个建设工作者都能够形成正确的绩效观,从而确实发挥低能耗、效率高的信息服务赢得用户对农村信息化的信任和支持。第二,在建设社区信息化基础设施过程中,充分反映农民的需求,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有效利用率。第三,积极宣传社区信息化的理念,组织培训活动,提高用户参与信息化的积极性。第四村委会和政府应当与用户之间第五,应当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地下水有机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抽出-处理是目前常用的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在抽出-处理过程中,常会出现浓度的拖尾和反弹现象。拖尾和反弹现象的存在会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新陈代谢的产物为凋落物,包括植物的落叶、枯枝、死根等。凋落物分解是植物和土壤之间物质循环和养分动态平衡的中间环节,是森林,特别是高山森林生态系统
木材作为四大原材料之一,是一种可再生、可循环利用和可自然降解的绿色环境友好材料。然而,我国原生优质森林资源严重匮乏,速生人工林木材虽量大,却材质差、易变形,难以满足
随着半导体工艺水平的不断发展,3D SICs(3D stacked integrated circuits,三维堆叠集成电路)技术已成为一大研究热点,它将各部分功能电路进行垂直的堆叠,并通过互连线进行绑
片上网络作为一种新的片上多核互连通信架构的解决方案,突破了传统基于总线结构多核互连系统的瓶颈问题。然而,链路作为路由器之间连接的关键数据通路,由于软错误、线间串扰
便携式电子设备随着电子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得以普及,电源管理技术因此得到广泛关注。通过对电源管理市场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发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 Dropout Regulator,LDO)作为电源管理市场的重要一员,因为简单的电路结构,较小的芯片面积、高电源抑制比(Power Supply Rejection Ratio,PSRR)、优良的稳定性、低噪声、低功耗以及可高度集成于电源管理单元(
民生问题一直是人民群众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当前民生问题,必须要加快体制改革和创新,构建完善有效的社会管理体
随着工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单个芯片上集成的器件单元数量急剧增加,芯片面积不断增大。单元间连线的增长既影响工作速度又占用大量面积,严重影响集成电路集成度和速度的进
我国正在进入公共服务需求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社会事业公共服务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现实需要,又是实现全面协
伴随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以及计算机性能的飞越带领人们跨入到大数据的时代。面对种类庞杂且规模庞大的数据集,必须使用分布式计算框架才能够有效地进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