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定中测试”影响下的3D芯片扫描链优化设计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lulukuaic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单个芯片上集成的器件单元数量急剧增加,芯片面积不断增大。单元间连线的增长既影响工作速度又占用大量面积,严重影响集成电路集成度和速度的进一步提高。于是,三维(Three Dimensional,3D)集成技术应运而生。三维集成电路通过硅通孔实现垂直方向上的互连,能够有效地减少芯片面积、提高封装密度、改善芯片的工作速度、降低芯片功耗和延时。但随着芯片复杂度的增加,制造成本、测试问题、故障概率、热量引起的可靠性等一系列问题变得异常突出。在这众多问题中,如何缩短3D芯片的测试时间以降低成本,重要性日益凸显,已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对3D芯片扫描链的优化设计来降低测试时间。主要贡献和创新点如下:1.对故障覆盖率影响下的单次“绑定中测试”并行测试技术进行研究。为减少3D芯片“绑定中测试”的测试时间,降低测试成本,本文以裸片叠裸片(Die-to-Die)的堆叠方式为例,以“绑定中测试”阶段的3D半成品芯片为被测对象。在TAM宽度的限制下,考虑各个芯核故障覆盖率的不同要求,研究故障覆盖率对多扫描链均衡设计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基于贪心策略的“绑定中测试”并行测试区间优化算法,综合考虑故障覆盖率和扫描链长度这两个因素,缩短单次“绑定中测试”的测试时间,降低测试成本。在ITC′02 So C基准电路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章方法比只单纯考虑均衡扫描链长度的方法最高降低了29.76%的测试时间。2.提出了基于芯核分层布图的3D芯片扫描链协同优化设计。利用基于芯核分层布图的改进模拟退火算法实现对3D芯片中芯核的布图设计,使得每一层电路中的芯核密度尽可能的均匀。在对3D芯片中的芯核进行合理化布图设计的基础上,利用扫描链分配算法实现“绑定中测试”复用“绑定前测试”扫描链的方式,协同优化3D芯片的总测试时间,降低电路的硬件开销。在ITC′02 So C基准电路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本章方法在TSV数量的约束下,测试时间和电路的硬件开销分别最高降低了27.26%和89.70%,且各层芯核布图更加均匀。
其他文献
由于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使用清洁环保的微电网技术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直流微电网具有能量利用效率高、损耗低、可控性强等优点。但由于直流微电网中的分布式
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能源转换器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因其成本低、制备简单等优点,成为研究热点之一。DSSCs主要由光阳极、电解质和对电极三部分组成。光阳极具有传输
由于大多数现有的聚类方法都没有考虑类别的层次结构以及用户的分类角度,得到的聚类结果对用户来说往往不易理解,并且这些方法都需要用户输入一些敏感的参数,使得聚类的质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地下水有机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抽出-处理是目前常用的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在抽出-处理过程中,常会出现浓度的拖尾和反弹现象。拖尾和反弹现象的存在会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新陈代谢的产物为凋落物,包括植物的落叶、枯枝、死根等。凋落物分解是植物和土壤之间物质循环和养分动态平衡的中间环节,是森林,特别是高山森林生态系统
木材作为四大原材料之一,是一种可再生、可循环利用和可自然降解的绿色环境友好材料。然而,我国原生优质森林资源严重匮乏,速生人工林木材虽量大,却材质差、易变形,难以满足
随着半导体工艺水平的不断发展,3D SICs(3D stacked integrated circuits,三维堆叠集成电路)技术已成为一大研究热点,它将各部分功能电路进行垂直的堆叠,并通过互连线进行绑
片上网络作为一种新的片上多核互连通信架构的解决方案,突破了传统基于总线结构多核互连系统的瓶颈问题。然而,链路作为路由器之间连接的关键数据通路,由于软错误、线间串扰
便携式电子设备随着电子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得以普及,电源管理技术因此得到广泛关注。通过对电源管理市场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发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ow Dropout Regulator,LDO)作为电源管理市场的重要一员,因为简单的电路结构,较小的芯片面积、高电源抑制比(Power Supply Rejection Ratio,PSRR)、优良的稳定性、低噪声、低功耗以及可高度集成于电源管理单元(
民生问题一直是人民群众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当前民生问题,必须要加快体制改革和创新,构建完善有效的社会管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