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氧化锌对玉米幼苗生长影响及抑菌活性研究

来源 :安徽科技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uanj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纳米氧化锌引入植物微肥和病害防治领域,着重研究利用植物组织优化合成锌纳米颗粒以及生物合成的纳米氧化锌对玉米生长、植株抗氧化性的影响以及对大斑病菌、小斑病菌、弯孢病菌和禾谷镰刀菌的抗菌性。主要以以下四个方面内容展开研究:(1)通过调整植物提取液体积、Zn(CH3COO)2浓度、溶液pH值等优化合成银纳米颗粒,并采用UV-vis和SEM分析工具加以表征;(2)测定经纳米氧化锌处理后生长的玉米幼苗的根数、根长、根鲜重、根干重、茎叶长、茎叶干重和茎叶鲜重,分析纳米氧化锌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3)测定经纳米氧化锌处理的玉米幼苗的POD、SOD和CAT活性以及MDA含量,分析纳米氧化锌对玉米幼苗抗氧化系统的影响;(4)从抑菌率和离体接种测定纳米氧化锌对玉米大斑病菌、小斑病菌、弯孢病菌和禾谷镰刀菌的抗菌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竹叶合成锌纳米颗粒的最优体系为10 mL提取液、1 mM Zn(CH3COO)2、pH为6、温度为60℃。纳米氧化锌在50~200 μg/mL能够促进玉米幼苗的生长,在200 μg/mL纳米氧化锌处理下的玉米幼苗抗氧化性最强。纳米氧化锌对玉米大斑病菌、小斑病菌、弯孢病菌和禾谷镰刀菌有显著的抗菌性,并且随着纳米氧化锌浓度增加抗菌性越强。相关研究能够为玉米微肥和玉米叶部病害及茎腐病的综合治理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并能很大程度上较小肥料和农药带来的农业污染。
其他文献
10月16日,全国首张公共数据资产凭证(企业用电数据)在广东发布。该凭证是在广东省政府的指导、南方电网公司的积极推动下,由广东电网公司承接完成制发,通过有力整合电力大数据资源和银行金融服务资源,快速为中小微企业"画像",切实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期刊
本研究以腌制生食泥螺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温度下腌制生食泥螺的微生物菌群多样性进行全面分析;比较超声波、NaClO和H2O2处理对泥螺前处理的减菌作用,筛选出泥螺前处理的最佳减菌条件;筛选并确定出茶多酚、Nisin、ε-聚赖氨酸、壳聚糖和溶菌酶天然保鲜剂的最佳浓度范围,和超高压单独处理最适压力,L9(34)正交优化试验得出四种天然保鲜剂的最佳配比,并从多方面评价超高压结合天然保鲜剂在腌制生食泥螺生产中
本试验从缓解持续热应激对肉鸡生产性能、屠宰性能、血常规、生化指标、肠道微生物和小肠黏膜营养物质转运载体表达造成的影响出发,研究延胡索酸对持续热应激肉鸡生产性能、血液学指标及小肠功能的影响。用工业暖风机模拟夏季持续高温环境,选择体重均匀健康的21 d的罗斯308肉鸡180只,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非热应激组(Control group,CONT),热应激对照组(Heat stress,HS),日粮+0
粗饲料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饲料在皖东牛瘤胃内发酵的效果以及皖东牛肉质性状。本试验选用3.5±0.5岁,体重492.67±33.01kg的皖东牛(公牛)20头,随机分成2组。以燕麦草(YMC)和小麦秸(XMJ)作为粗饲料来源,精饲料组成相同。预饲期10d,试验期为60d。试验结束晨饲前分批跟踪屠宰两组试验牛20头,取肉样,用于肉品质测定、钙蛋白酶活性测定以及钙蛋白酶基因CAPN1、CAST的基因多态
长期以来,农村土地问题一直都是关系到我国民生的核心问题。农村老旧宅基地的闲置不仅影响村容村貌、浪费了我国日益紧张的土地资源,给农村社会带来许多不利影响,还成为了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道路上的阻碍。而一直以来对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的忽视再加上相关政策不能满足农村社会的需要,也致使农村宅基地使用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更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农村闲置宅基地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因此为了提高农村土地的使用效率,增加农
铜陵白姜是铜陵地区广为人知的特色农产品,除了祛风寒、止吐泻等医用价值外,还有预防口腔疾病和祛除口腔异味的作用。为研究铜陵白姜祛除口气的机理,设计了铜陵白姜汁液对口腔有害菌的抑制作用研究实验。实验首先采用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淀粉硝酸盐培养基和乳酸杆菌选择性琼脂,通过平板划线在这三种培养基上接种口腔菌并培养观察口腔菌的生长抑制情况,得出最适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然后在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中
目前我国化肥施用量过高,化肥利用效率较低,生态资源代价大,有机肥替代化肥施用后可培肥土壤,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淮河流域是安徽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化肥在粮食不断增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过量使用化肥也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和非点源污染增加。为提高淮河流域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率和化肥利用率,实现化肥减量化、提高土壤肥力。本文以安徽淮河地区农田小麦为试验研究对象,采取有机肥替代化肥大田试验,设置不
甜玉米营养丰富口感鲜嫩,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甜玉米在我国的种植面积也逐年增加,甜玉米产业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甜玉米作为玉米属一种重要类型,主要受su、bt、sh等隐性基因的控制,籽粒乳熟期碳水化合物转化为淀粉效率低,导致甜玉米种子皱缩干秕,干物质含量低,发芽率仅为30%。因此,种子萌发率低下已经成为限制甜玉米产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为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甜玉米产业发展,提高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