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Buck型并网双向DC-AC变换器及其切换控制研究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hyxx_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以分布式能源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展,随之兴起的直流微网技术、电网与电动汽车间的交互技术和各类型储能系统中均存在双向DC-AC变流器的身影。因此,研究一款高效高可靠性的双向DC-AC变换器电路结构并确保其双向工作模式之间的平滑无缝切换控制是实现分布式能源有效利用的首要工作。论文综述了几种常见的双向DC-AC变换器,指出现有电路均为桥式结构,具有桥臂直通隐患、死区时间不利于高频化设计等不足,有悖于高频高效高可靠性的发展方向。论述了各类双Buck型变换器研究现状,指出此类电路克服了桥式结构的固有缺陷,并对此类电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做出总结。随后选用一种直流电压利用率高、开关管电压应力低的全桥结构双Buck型拓扑并将其应用于双向变换场合,在同一个拓扑中实现整流与逆变。本文根据双向工作模式稳定运行及双向切换控制目标,对所选用变换器相应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分别建立了所选用电路的并网逆变以及整流PFC两种运行模式在电感电流连续下的小信号模型,对电流内环和电压外环控制器进行详细设计。其中电压外环不仅起到稳定直流母线电压的作用,而且其输出决定着变换器的工作方向,对变换器工作模式的平滑无缝切换起着关键作用;由于采用PI控制器设计电流环时的步骤以及实际应用相对繁琐,为此,本文在采用传统PI电压外环保证双向工作模式判定的基础上,设计了有限控制集模型预测控制(FCS-MPC)实现内环网侧电流控制,根据MPC基本原理建立了所选用的双Buck型拓扑离散化模型,并在传统MPC中增加了对电压环输出以及网侧参考电压相位的判定,减小了控制器单个控制周期中的计算负担,有利于控制周期的高频化。通过仿真分析表明采用该模型预测方法与传统的双环PI控制方法相比在保证稳态精度以及动态响应速度的同时,能够保证双向工作模式的平滑无缝切换,且无需调制器以及参数整定过程,控制方法简单易行。最后对样机软硬件进行了设计,利用TMS320F28377D搭建了一台实验样机,通过实验结果验证电路拓扑理论剖析,以及双向工作模式稳定运行与两者间平滑无缝切换控制方式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卷积神经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较传统算法有更高的精确度,因此也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然而在不断追求更好的精度表现过程中,算法的复杂性与算法模型大小也不断增加,算
近年来,在线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这些数据的主要部分与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平台和社交平台有关。对于个人或组织来说,想要从巨量的数据中及时提取想要的信息是十分困难的。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并驱争先,劳动力的供给跟不上社会的需求,社会需要大量人才的填充,而当这些人才在用人单位创造利益的时候,也面临着一些看不见的潜在的危险,比如工作环境的恶化、繁重的工作任务、巨大的工作压力等等,这些潜在的危险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反映在劳动者的身体上,可能会带来众多的身体疾病,比如工作中可能会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因过度劳累所导致的高血压、心肌梗塞等疾病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近二十多年来研究最为热门的技术之一。其自身优势的特点是,与其他技术相比,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长时间自主地执行监控任务,且
目标跟踪技术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视频监控,智能驾驶以及人机交互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尽管国内外专家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算法,但由于目标跟踪技术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实生活中会有大量的数据产生和积累,这也促使人们不断去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和价值。聚类分析的结果能了解到数据本身的分布信息和对应的结构,从而
随着网上购物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商品评论信息进行情感分析不仅可以指导消费者做出更好的购买决策,还能帮助商家了解商品的优劣势,从而调整店铺的营销策略,对买卖双方都具有重
随着移动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移动机器人的自主导航技术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而作为自主导航关键技术的路径规划算法也成为研究工作者们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介绍各
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s,VLC)是指待传输信息比特经过编码调制,以385THZ-789THZ的可见光为载波,通过LED灯快速闪烁来传输信息的一种新型无线通信方式。该技术在实际应用时需同时兼顾照明和通信的双重作用,因此需采用多LED阵列布局来保证照明,及多阵列协同传输编码技术来保证通信有效性及可靠性。本文对光源布局、信息空域和时域编码、级联编码等技术展开
基于位置的服务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相关研究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近年来,由于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包含丰富的多径信息并且高度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