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加工工艺对罗望子浊汁活性物质及品质的影响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yzhufeng5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罗望子(Tamarindus indica L.)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罗望子浊汁饮料加工中浸提、高压均质、巴氏杀菌等关键工艺过程中感官品质和活性物质的变化,并探究了不同关键工艺对罗望子浊汁中多糖和酚类物质结构及组成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了罗望子果肉的浸提工艺,并对浸提液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罗望子浸提液对OH·清除能力均大于190 mg Vc/100 m L,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51 min,料液比1︰10.9,纤维素酶添加量123.92 U/g,此条件下,罗望子果肉多糖提取率为12.66%,原料利用率为88.24%,总酚提取率为4.79‰,黄酮提取率为4.38‰。2、研究了均质压力、进料温度和均质次数对罗望子浊汁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随均质压力(0~25 MPa)、进料温度(30~50℃)和均质次数(1~3次)的增加,罗望子浊汁的粒度减小,稳定性提高。适当的均质压力(0~15 MPa)可以提高罗望子浊汁中总酚、黄酮含量、DPPH自由基和OH·清除能力。正交实验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为进料温度50℃、均质压力25 MPa、均质次数2次。此条件下,罗望子浊汁离心沉淀率为1.18%、上清液浊度为435.50 NTU。3、探究了巴氏杀菌过程中罗望子浊汁风味、活性物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罗望子浊汁p H值3.5时,热处理对活性物质影响较小,且能保证罗望子浊汁具有较好的感官品质。“高温短时”能保留更多活性物质、香气含量和罗望子特征风味,并有利于减少蒸煮味的产生。二元逻辑回归模型表明,95℃处理21 min可以保证罗望子浊汁在28℃条件下储藏30 d而不变质。4、评估了蔗糖和增稠剂对杀菌环节罗望子浊汁感官得分和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的添加显著提升罗望子浊汁的口感得分,复配增稠剂的添加能显著降低罗望子浊汁杀菌后的离心沉淀率并提高上清液浊度。高浓度的黄原胶和CMC(羧甲基纤维素)有利于罗望子浊汁杀菌后总酚的保留。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配方为蔗糖添加量6%、黄原胶0.08%、卡拉胶0.06%、CMC添加量0.02%,此时的罗望子浊汁具有较优的感官品质。5、研究了浸提、均质和杀菌工艺对罗望子浊汁中多糖和酚类物质结构及组成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关键工艺后罗望子浊汁中多糖官能团组成没有差异,罗望子果肉多糖主要由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阿拉伯糖组成,对ABTS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IC50<3.50 mg/m L)。罗望子浊汁中酚类物质主要由没食子酸、儿茶素、咖啡酸、二氢杨梅素、花旗松素和杨梅素组成。浸提工艺和杀菌工艺对罗望子浊汁中多糖的单糖组成、抗氧化活性及酚类物质组成有显著影响(p<0.05)。
其他文献
先天性白内障(Congenital Cataract)是一种常发病于出生前后或儿童时期的眼科疾病,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视力发育,已成为儿童失明的第二大原因,据统计22%~30%的儿童失明都是由先天性白内障引起的,而人工诊断的方法又存在费时费力、主观性强等问题,因此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医生对先天性白内障患者进行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和社会意义。临床上,先天性白内障诊断的主要依据是裂隙灯显微镜拍摄到的患者眼部
芽孢杆菌是预浸泡豆杆的优势腐败菌,具有产耐热芽孢和生物膜的特性,能够引起产品快速腐败,导致产品感官品质与营养品质的降低,给产品流通带来严重影响。大蒜富含有机硫化物等活性成分,具有广谱抑菌、杀菌活性,在食品腐败芽孢杆菌的安全控制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本研究以4株腐败芽孢杆菌为对象,分析4株腐败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与形成条件,评价大蒜乙醇提取物对细菌菌体增殖和生物膜的抑制效果,及对细菌生物膜的清除能力
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产品形式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产品规模不断缩小而种类不断增加,产品交付周期逐渐缩短。仓储作为物流中转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产品的运输周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多层穿梭车仓储系统由于其高吞吐量和灵活的扩展能力受到了国内外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外研究大多是对单深货架的穿梭车系统建立仿真模型或分析模型进行系统性能的分析,而对双深货架的穿梭车系统研究较少,并且在建立模型时都未考虑提升机对系统性
随着深度学习领域的快速发展,目标检测算法被应用到越来越多的行业中。目标检测算法对图像像素做数学运算,根据其运算结果确定目标的相对位置。目标检测算法的应用可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提升行业生产效率。目标检测算法中存在两个重要的评估指标,即检测精度及检测速度。图像中存在大量后景像素干扰、遮挡,加之硬件设备的算力受限,这些问题始终制约着目标检测算法在某些领域的发展。在农业生产环境中,种植面积广,果林长势变化快
中国传统山水画是中国绘画艺术美学中最具代表的艺术形式,它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提供了重要的灵感源泉,这条历史的文脉应当被当代的中国风景园林设计者所重视。本文从研究中国传统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创作的共通之处入手,尝试用设计语言的分析视角去探讨并归纳传统山水画值得园林设计去借鉴的视觉构思和空间创作理念,并在现代社会背景的项目实践运用中将其转换运用。通过研究,开放性地提出
小伞山羊草(Aegilopsumbellulata)是U基因组二倍体物种,也是含U基因组多倍体山羊草的U基因组供体。小伞山羊草含有多种优良基因,可用于小麦遗传改良,其1U染色体含有分子量较大的高分子量谷蛋白基因,导入普通小麦可能改良加工品质。小麦异染色体系是转移和利用近缘属、种优良基因的重要中间材料。为了转移、利用小伞山羊草1U染色体优异的高分子量谷蛋白基因,从课题组前期利用四倍体小麦-小伞山羊草
以气候变暖为主的全球变化已对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深远影响。森林凋落物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极易受全球变化的影响。因此,本文利用不同海拔差异产生的天然温度差模拟全球变暖,探究高寒森林凋落物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分解和养分释放。于2017年10月在王朗自然保护区残存的冷杉云杉林中随机收集当年紫果云杉(Picea purpurea)和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的地上新鲜
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的发展也越来越快。许多地区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许多古镇面临破坏严重,过度开发的困境。因此,对于传统古镇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已经刻不容缓。科学有效地保护离不开文化景观要素的归纳、分析、总结,进行系统化分析的就显得极为重要。文化景观基因是将生物学中的基因与文化景观概念进行融合形成的新概念,其作用是通过基因分析的方法对文化景观进行归纳总结,为古镇提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保护
本文以鱼明胶为主要成膜基质,采用壳聚糖和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复合改性的方式,改善纯鱼明胶薄膜的水溶性,并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得到鱼明胶、壳聚糖和TGase三者之间最优的用量配比。然后在最优制膜工艺条件下,进一步添加不同浓度的载银纳米二氧化钛(TiO2-Ag)以增强复合薄膜的抗菌性,并探讨其对鱼明胶复合膜的理化性能的影响,并综合比较确定一个最适的TiO2-Ag浓度。最后在最适的TiO2-A
本研究尝试以马铃薯块茎中提取的马铃薯酯酶作为糖苷生物碱检测的酶源,采用酶抑制法,对马铃薯糖苷生物碱中含量较高的α-茄碱进行敏感性研究。在进行马铃薯酯酶对α-茄碱敏感性研究之前,确定了马铃薯酯酶的最佳提取条件,研究了马铃薯酯酶的酶学性质,为了使其更好地用于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通过以正硅酸乙酯为前驱体的溶胶-凝胶法对游离态的马铃薯酯酶进行了固定化,并探究了部分固定化马铃薯酯酶的酶学性质。主要的研究结果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