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岩体试样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cher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地下空间工程的不断发展,对于岩体结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的研究已经很难用传统的经验去评估,尤其是岩体在开挖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冲击荷载的作用产生变形和能量耗散,但由于岩体结构不均一,相关试验研究存在很大的随机性与离散性,很难准确得出岩体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各项物理力学性能变化规律,该问题现已成为岩石工程界研究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发展迅猛的3D打印技术能快速、精确地制备内部结构高度一致的复杂三维实体,因此,将其应用到岩石工程领域,选取合适材料模拟岩体,可有效解决前述难题。本文在课题组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GS19砂和呋喃树脂作为原材料,制备出用于动态压缩和动态拉伸试验的3D打印岩体试样,并利用SHPB试验装置对其开展了不同冲击气压下的动态力学试验,综合分析了试样在动态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强度特征、破坏模式以及能量耗散特性。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详细介绍了SHPB技术的试验原理,针对此类试样的特性对试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对比了紫铜片和橡胶片的整形效果,发现橡胶片作为波形整形器可以有效地减少弥散现象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同时比较了普通电阻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发现采用后者测量试验数据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2)通过对3D打印岩体试样进行SHPB动态压缩试验,发现不同类型的3D打印岩体试样的动态压缩强度均高于静态压缩强度;同一冲击气压下,随裂隙倾角的增大,试样的动态压缩强度先减小后增大,在倾角为30°时呈现最低值,试样的入射能和吸收能同样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能量耗散率则相反;随着冲击气压的升高,同种试样的动态压缩强度均有所增大,具有明显的应变率相关性,但含不同倾角的裂隙试样增幅不同,其中,裂隙倾角为30°的试样增幅最缓;裂隙试样的破坏模式分别表现为张拉破坏、拉-剪混合破坏和剪切破坏;冲击速度越小,试样的入射能越小,试样的破碎块度越完整,低冲击速度下,基本可见试样破坏后的裂隙扩展路径。(3)在SHPB动态拉伸试验中,对3D打印普通巴西圆盘试样和平台巴西圆盘试样分别施加不同速率的冲击荷载,结果发现与静态拉伸强度相比,试样的动态拉伸强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率效应:即随着应变率的升高,试样的动态拉伸敏感系数和动弹性模量逐渐增大,径向峰值应变逐渐减小;同一冲击速率下,采用平台后试样的动态拉伸强度有了一定的提升。对普通巴西圆盘试样和平台巴西圆盘试样的破坏机理和能量耗散特性进行分析,发现在较小冲击速率下,前者易沿着加载直径方向发生劈裂破坏,后者易沿着与平台垂直方向的直径劈裂开来;试样与杆件碰触的两端均有粉碎区域,且粉碎面积在入射端更大。试样的单位体积耗散能与应变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冲击速率越大,入射能量越大,粉碎区域面积越大,粉碎试样的块度越小。此外,平台巴西圆盘试样与杆件的有效接触面积更大,改善了接触端面的应力集中现象,破坏形式更好。
其他文献
毛乌素湖盆滩地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与蒸发量相差较大,维持生态环境的水量主要来自于降水补给形成的潜水,所以垂向上水分交换为区域水循环的主要形式。近年来,能源生产、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已经造成了该区地下水超采、湖泊面积减少、河流流量减少等生态系统退化问题。研究包气带水汽热运移过程及潜水蒸发的估算是改善水资源管理方式,缓解水资源压力的重要途径。研究成果对于了解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分和能量平衡具有重要的理
独斜塔斜拉桥因结构新颖,造型优美,在近几十年大量被建造。但塔底铰接型独斜塔斜拉桥的案例较少,万向铰支座更是首次应用于桥塔支承中,该新型结构体系受力复杂,存在许多区别于常规体系桥梁的技术难点,现阶段对于此类桥型的研究屈指可数。因此,开展这类新型结构体系的研究对于丰富桥梁结构形式,促进此类新型桥梁结构体系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某塔底万向铰支座独斜塔斜拉桥为背景,开展了结构力学特性分析
中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工程建设和人类活动的频繁进行也为防灾减灾、人与环境协调带来挑战。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到来,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其中,岩土体热湿迁移特性及其环境灾害效应值得重视。因此,本文以扰动黄土场地为背景,通过试验测试、统计分析和模拟验证等方法,研究黄土热特性、结构特性和热湿迁移与多场耦合等问题。旨在深化对土体热湿迁移特性及环境、灾害效
车辆重识别是智能城市化建设与道路交通安全领域近年来研究的一项新技术,目的是在复杂的交通环境下,对多个不同监控摄像机中的车辆身份精确匹配,能够判断所给定的目标车辆在不同场景下,经过不同摄像机所拍摄的车辆图像是否为同一目标。从而有效节省传统方法对海量车辆数据精确检索时所需的人力和财力,对公共安防、无人驾驶以及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因此,现利用兴起的计算机视觉对目标车辆图像特征进行匹配,可完
在道路交通中,当车辆和行人发生交通事故时,通常是行人受伤,严重时会导致受害方死亡。因此,人车场景的构建与设计对智能车辆安全性测试至关重要。事故数据和自然驾驶数据中包含大量行人与车辆在道路上的交互情境,是构建人车场景数据库的重要来源。车辆安全测试的目的是检测系统边界和车辆在危险驾驶场景下的反应,因此需要把人车场景划分为非危险和危险场景,将危险场景作为主要测试场景。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编号:
多年冻土这一特殊的工程地质体是寒区工程建设的巨大挑战之一。高速公路“宽”、“厚”、“黑”特点,及其诱发的尺度热效应,使得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的修建面临更为复杂和严峻的技术难题。通过分析发现,已有的冻土路基调控温措施并不能完全解决宽幅路基带来的强吸热作用及次生病害的产生。因此,本文聚焦于冻土路基分层界面热效应及机械通风控温效能研究,首先基于冻土路基复杂耦合换热过程及青藏高原气象数据分析,建立了青藏高速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可以有效缓解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纯电动城市客车具有零排放、能源效率高的特点,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先锋。与传统客车相比,纯电动客车采用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且城市客车载客人数多、使用率高,一旦发生事故,影响重大。所以研究纯电动城市客车在碰撞工况下的结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某纯电动城市客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车身骨架和电池箱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基
随着汽车对碰撞安全性能、节能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使用质量更轻、安全性能更好的材料成为车身轻量化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金属/碳纤维混合材料,将低密度的复合材料与低成本的金属材料结合在一起,有望将复合材料的破碎变形与金属的塑性变形相结合,为车身提供兼具成本效益的高效的能量吸收装置,具有巨大的潜力。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803904)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05042),通过卷
近年来,中国基建走入全球视野,工程建设行业飞速发展,这对招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化对招标风险的研究,科学识别和评估招标风险,提出正确的应对策略,对于企业管理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通过运用风险管理理论,以YF公司工程招标风险为切入点,分析业主视角下下招标工作的风险管理。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按照招标的时间顺序,从招标准备、招标投标、开标、评标
在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中,温度作用是影响斜拉桥结构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温度作用在混凝土箱梁桥中产生的应力效应可以与活载效应相当,气候因素又是温度作用最重要的起因。本文主要将由于日照因素引起大跨度混凝土箱梁桥产生的温度效应,采用ANSYS二维有限元仿真技术进行主梁与主塔分析。依托重庆某大跨径混凝土斜拉桥项目,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对比,拟定出主梁与主塔最不利正温度梯度,并以MIDAS全桥模型辅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