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冠心病(痰浊证)患者使用化浊祛痰方治疗前后PLA、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NK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功能方面的指标,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研究化浊法对冠心病(痰浊证)患者PLA及免疫功能方面的影响。方法:根据病例纳入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的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中药治疗组37例和西医标准对照组37例,匹配年龄、性别后,纳入39例健康人为健康组。西医标准对照组予西医标准治疗,包括抗缺血治疗、稳定斑块等;中药治疗组在西医标准对照组的基础上,另予根据化浊法拟定的化浊祛痰方,化浊祛痰方由瓜蒌皮、瓜萎仁、枳实、厚朴、茯苓、陈皮等组成,根据临床辨证分型,允许酌情加减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前后由专职医师对中医证候积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积分(SAQ)进行评估;并检测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及其亚群的绝对计数值,PLA、单核细胞亚群百分比等指标。结果采用SPSS20.0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两组组内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用药后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用药后两组中医证候疗效进行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49%,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后两组对SAQ各项积分(PL、AS、AF、TS、DP)进行组内比较,治疗组用药前后PL、AS、AF、TS、DP的积分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对照组用药前后PL、AF的积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S、TS、DP积分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用药后组间比较,AS、AF的积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L、TS、DP的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3、用药前两组CD3+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用药后组内比较,对照组用药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用药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进行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4、用药前两组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用药后组内比较,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5、用药前两组CD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用药后组内比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有渐进性显著差异(p<0.1)。用药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6、用药前两组CD19+B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用药后组内比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用药后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7、用药前两组CD16+CD56+NK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用药后组内比较,治疗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后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8、用药前两组CD45+白细胞绝对计数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用药后行组内比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用药后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1.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根据化浊法拟定的化浊祛痰方加减治疗比单纯西医标准治疗更能够改善冠心病(痰浊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2.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根据化浊法拟定的化浊祛痰方加减治疗改善冠心病(痰浊证)患者临床疗效的机制可能与修复受损的免疫系统及调节过度活化的免疫状态有关。3.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根据化浊法拟定的化浊祛痰方加减治疗可以使CD3+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值、CD4+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值降低、CD19+B淋巴细胞、CD45+WBC绝对计数值降低,CD8+T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值、CD16+CD56+NK细胞绝对计数值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