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顶椎和非顶椎截骨术式选择及疗效分析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t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强直性脊柱炎顶椎和非顶椎截骨术式及疗效,探讨其最佳术式与截骨节段。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根据手术部位和节段不同分为顶椎截骨组(L2以上)、非顶椎截骨组(L2以下)和双椎体截骨组。其中顶椎截骨组30例,非顶椎截骨组35例,双椎体截骨组10例。3组患者均行经椎弓根椎体截骨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矫形术。分析手术前后的胸腰段Cobb’S角,颌眉垂线角的改变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1)非顶椎组、顶椎组和双椎体截骨组手术前后胸腰段Cobb’S角、颌眉垂线角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通过两两比较,双椎体截骨组矫正度数最大。顶椎组矫正度数优于非顶椎组(P<0.01)。(2)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下地时间方面顶椎和非顶椎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双椎体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中、术后并发症方面3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顶椎和非顶椎单节段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都能获得较理想的临床疗效。但采用顶椎单节段经椎弓根椎体楔形截骨手术矫正角度更大、效果更好。顶椎组和非顶椎组术中术后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与双椎体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3组术后并发症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建议在临床医生有丰富手术经验的情况下首选顶椎截骨。对于严重后凸畸形的患者采用双椎体截骨矫形效果更好。
其他文献
当胸壁发生大块缺损时,应考虑行胸壁重建手术,以恢复胸廓的坚固性和稳定性,否则术后将引起胸壁软化和反常呼吸,造成呼吸、循环系统的紊乱,甚至影响患者的生命。目前,临床上使
目的1.本实验通过检测正常成年大鼠脊髓组织和脊髓损伤后成年大鼠脊髓组织中各时间点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B3受体(Erythropoietin producinghepatocyte b3receptor,EphB3)的表
目的:1.通过显微外科技术改进传统方法,建立一种简单、稳定的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提高造模成功率并为后期相关研究奠定基础。2.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能否改善大鼠胰腺移
目的:探讨微创角度型锁定加压钢板(ALC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手术经验,为临床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和内固定器械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11
目的:评价IMD在动脉瘤夹闭术中的作用和IMD对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在2011年7月至11月实施的的79例开颅动脉瘤夹闭术作为实验组,术中于夹闭前后
为了提高电信运营企业竞争力,变生产中心为客户中心,设计了一个实现B?S模式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描述了系统的整体框架和模块层次,详述了客户信息管理模块的功能设计,举例说明
<正>2016年的元旦过后,中国电影业交上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根据广电总局公布的数据,201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40.69亿元,同比增长48.7%。其中国产影片票房271.36亿元,占总票
髋臼位于髋骨外侧面中下部,由髂骨体、坐骨体以及耻骨体共同构成,呈半球形深凹,朝向前、下、外方,与股骨头相关节。由于髋臼骨折的位置较深、解剖复杂、复位固定困难,并发症多,所以
目的通过观察体外循环(CPB)围手术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II(AngII)及心肌标志物中的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变化,探讨ACE基因多态性与CPB
我国古代天文学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和我国古代天文仪器的不断发展密不可分的。本文重点叙述了现存古代十大铜制天文仪器的有关情况,并介绍了仪器中艺术铸件的铸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