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显微外科技术改进传统方法,建立一种简单、稳定的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提高造模成功率并为后期相关研究奠定基础。2.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能否改善大鼠胰腺移植过程中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其对核因子-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1.以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6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诱导的糖尿病SD大鼠作受体,正常SD大鼠作供体,采用供、受体腹腔动脉端侧吻合,供体门静脉与受体左肾静脉以自制套管行“袖套”吻合,移植腹壁造瘘,建立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移植模型。共进行正式移植手术30次,术后观察受体大鼠一般情况及血糖变化。2.建立同基因SD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A组(假手术组),B组(缺血再灌注组),C组(MG132预处理组)。其中A组18只,B、C组各32只(随机分为供、受体2组,进行胰腺移植),B、C组大鼠按受体比供体重30~50g进行配对。各组分别于移植胰腺恢复血供后1、3、6h取血检测血清淀粉酶含量;切取移植胰腺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Western blot法测定胰腺中NF-κB P65蛋白水平;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胰腺组织中TNF-α和ICAM-1表达情况。结果:1.30例手术中,25例术后血糖正常且存活超过3天,移植成功率达到83.3%。供体手术时间为(63.5±5.5)min,受体手术时间为(55.0±5.0)min,动脉吻合时间为(17.1±2.5)min,静脉套管时间(3.35±0.69)min,移植胰腺几乎无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49.5±5.1)min。2. HE结果:A组各时间点胰腺组织几乎无损伤;B组胰腺组织损伤明显;C组胰腺损伤较B组显著缓解。血清淀粉酶:A组维持在正常范围;B组明显升高;C组升高趋势不及B组明显(P<0.05)。NF-κBP65蛋白及TNF-α、ICAM-1:A组各时间点几乎不表达,B、C两组各时间点有不同程度表达,但相同时间点C组表达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1.该胰腺移植模型简化了操作过程、提高了制作效率,为后期胰腺移植相关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2. MG132能够抑制大鼠胰腺移植过程中缺血再灌注诱导的NF-κB活化,下调TNF-α和ICAM-1的表达,改善胰腺缺血再灌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