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微血管多普勒超声(IMD)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作用及意义

来源 :遵义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_ya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IMD在动脉瘤夹闭术中的作用和IMD对开颅动脉瘤夹闭术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在2011年7月至11月实施的的79例开颅动脉瘤夹闭术作为实验组,术中于夹闭前后采用IMD探测动脉瘤囊、分支血管及载瘤动脉的血流速度,根据IMD在术中的作用来评价其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作用及其是否对手术过程的有积极指导作用。并与2010年同时期按手术先后顺序所取得的相同例数的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疗效作比分析,以评价IMD对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疗效的积极作用。结果:IMD发现大脑前动脉(ACA)和前交通动脉(ACoA)动脉瘤夹闭术中由于误夹造成的分支血管闭塞较高,为6.33%。ACA段动脉瘤出现夹闭后血流速度改变大于10%的发生率最高,为15.19%,所以术中动脉瘤夹调整比例最高,占总例数的11.39%;在大脑中动脉(MCA)的动脉瘤夹闭术中由于误夹造成的分支血管闭塞几率占总例数的6.33%,夹闭后速度改变几率也较高,为11.39%,术中因IMD监测指导调整动脉瘤夹的几率为10.13%;而发生在后交通动脉(PCoA)的动脉瘤由于分支少,故夹闭后分支血管闭塞、血流速度改变大于10%的发生率较低,分别为1.27%和2.53%,动脉瘤夹调整几率仅为1.27%;而在巨大、复杂的动脉瘤夹闭术中,6例病人均检测出分支血管闭塞或血流速度改变,均需调整动脉瘤夹;另外发现术前Hunt-Hess分级Ⅲ-Ⅳ级的患者动脉瘤夹调整几率为18.99%,高于Ⅰ-Ⅱ级的患者的8.86%。而在动脉瘤夹闭术中常规应用IMD探测过的患者术后在住院日、再手术率、术后GOS、并发症出现率等方面明显优于未行术中IMD探测过的患者。结论:开颅动脉瘤夹闭术中常规应用IMD有利于发现术中因视角、局部解剖关系不明等原因造成的误夹或者夹闭不全,有利于及时调整动脉瘤夹位置,特别对于床突段、眼动脉段以及巨大、复杂的动脉瘤作用尤为突出,并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GOS评分、缩短住院日、降低再手术率及并发症出现的几率。
其他文献
社区矫正由于更多的包含了人道主义精神而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其在中国的发展脚步也越来越快。但由于国内对于社区矫正是"刑罚执行的另一种方式"的界定影响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正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竞争关注的焦点不再是短期利润的最大化,而是转向了战略性竞争力和竞争优势的形成与保持。单一的财务评价体系已无法满足企业绩效评价的要求,企业需
目的:瘢痕疙瘩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恶性肿瘤生物学特征的病理性瘢痕。自分泌运动因子(AMF)是恶性肿瘤细胞过度表达的蛋白,具有增强肿瘤细胞浸润性、粘附性、迁移性及抗凋亡能力,
目的:研究3种新型合成补片在污染环境下修补大鼠腹壁缺损后的组织学反应、粘连情况和修补效果,比较3种可吸收材料的特点及一期修补可行性,并与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补片进行比较。
目的:研究保留前交叉韧带残端重建对于移植肌腱愈合的影响,继续研究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为重建手术提供依据。方法:1.实验处理:用大白兔40只作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一组10只。切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造成了教务管理过程中的工作量越来越大,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相关需求。而教务管理系统中的选课模块的研究、
当胸壁发生大块缺损时,应考虑行胸壁重建手术,以恢复胸廓的坚固性和稳定性,否则术后将引起胸壁软化和反常呼吸,造成呼吸、循环系统的紊乱,甚至影响患者的生命。目前,临床上使
目的1.本实验通过检测正常成年大鼠脊髓组织和脊髓损伤后成年大鼠脊髓组织中各时间点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B3受体(Erythropoietin producinghepatocyte b3receptor,EphB3)的表
目的:1.通过显微外科技术改进传统方法,建立一种简单、稳定的大鼠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提高造模成功率并为后期相关研究奠定基础。2.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能否改善大鼠胰腺移
目的:探讨微创角度型锁定加压钢板(ALCP)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手术经验,为临床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和内固定器械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自2009年10月至2011年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