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藏医药理论为基础,应用体外抑菌试验及动物实验研究,采用现代生物学技术,研究藏药三臣散水提物、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8种常见致病菌的抑菌活性,以及藏药三臣散对幼鼠金葡萄球菌肺炎的治疗作用;并以TLR4/NF-KB通路为切入点,探讨藏药三臣散对幼鼠金葡萄球菌肺炎治疗作用的靶点及可能机制,为藏医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数据,为藏药评价细菌的作用研究提供思路。方法:(1)采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中有关热病学、小儿肺热疾病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研究,以系统梳理出《四部医典》中所承载的热病学思想与小儿肺热的联系,并总结出儿童金葡菌肺炎的藏医理论基础,为藏医应用三臣散治疗儿童金葡菌肺炎提供理论依据。(2)体外抑菌试验:分别对藏药三臣散的水提物、醇提物进行8种菌(即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试验研究,每个菌均重复三次试验,以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简称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inimal bactericial concentration,简称MBC)作为评估的标准,观察其体外抑菌作用。(3)动物实验:综合文献综述及体外抑菌试验的结果,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S.aureus,简称S.a)作为致病菌,通过鼻咽滴注金葡菌菌液制备幼鼠金葡菌肺炎模型。将实验幼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三臣散组和西药组,除空白组滴注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滴注金葡菌菌液,各组分别给药2天、4天;以TLR4/NF-KB通路为研究内容,采用血常规检测、组织病理学染色检测、酶链免疫吸附试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以及蛋白印迹检测的方法,观察幼鼠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含量变化、肺组织结构的改变以及炎性细胞的浸润情况、肺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2天、4天动态的变化水平,及2天、4天TLR4/NF-KB通路TLR4、NF-KBp65以及CD14的蛋白表达情况,探讨藏药三臣散对幼鼠金葡菌肺炎的治疗作用及作用机制。结果:(1)藏医热病学的诊疗规律与小儿肺热疾病的诊疗规律相符合;儿童金葡菌肺炎是《四部医典》中小儿肺热症的体现。(2)体外抑菌试验:①上述8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检测:藏药三臣散水提物对8种菌的MIC值均为250 mg/ml。藏药三臣散醇提物对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的MIC值为250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肺炎克雷伯杆菌的MIC值为125 mg/ml;对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MIC值为62.5 mg/ml。②上述8种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BC)检测:藏药三臣散水提物对8种菌的MBC值均为500 mg/ml。藏药三臣散醇提物对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的MBC值为500 m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肺炎克雷伯杆菌的MBC值为250 mg/ml;对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MBC值为125mg/ml。上述结果提示藏药三臣散水提、醇提物的体外抑菌浓度较高,需要进一步提升、优化药物提取方式。(3)动物实验:①血常规检测:2天、4天的三臣散组能显著降低血液中白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的表达含量,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肺组织生理病理影响:显微镜下观察发现,通过HE染色后2天、4天模型组的图片显示肺组织结构不完整,肺泡壁增厚,显示有血液、炎细胞浸润,2天、4天三臣散组幼鼠肺组织的炎性细胞浸润程度、细胞状态明显低于模型组。③炎症因子检测:ELISA、PCR结果显示,三臣散组2天与4天的肺组织中IL-6的含量表达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明显降低的趋势;三臣散组2天、4天肺组织中IL-1β的含量低于模型组,且2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臣散组2天与4天的肺组织中TNF-α的含量低于模型组,且2天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TLR4/NF-KB通路蛋白检测: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三臣散组2天与4天的肺组织中TLR4、NF-KBp65以及CD14的蛋白含量低于模型组,且2天的CD14蛋白表达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藏药三臣散未发现有明显抑菌作用;藏药三臣散能够减轻幼鼠金葡菌肺炎肺组织的病理状况,降低肺损伤程度,并通过降低其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含量表达、调节肺组织内 TLR4/NF-KB通路中的 IL-1β、IL-6、TNF-α、TLR4、NF-KBp65 以及CD14的含量表达以达到治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