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链非编码RNA MZF1-AS1通过促进PARP1与E2F1相互作用调控神经母细胞瘤进展的机制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长链非编码RNA MZF1-AS1与神经母细胞瘤进展密切相关目的:寻找与人神经母细胞瘤进展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评估其在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中的表达和定位,并阐明MZF1-AS1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解析GEO公共数据库,寻找与人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临床指征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并检测lnc RNA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水平与生存的相关性。同时,应用实时定量PCR和Northern blot检测lnc RNA在各种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中的表达,以选择合适的细胞模型。此外,进行RNA FISH实验以了解lnc RNA在细胞中的定位。应用MTT、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和基质胶侵袭实验以评估lnc RNA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此外,筛选lnc RNA过表达/敲低的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建立裸鼠皮下肿瘤模型和尾静脉转移动物模型,评价lnc RNA对神经母细胞瘤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结果:通过解析GEO数据库,我们发现长链非编码RNA MZF1-AS1是与神经母细胞瘤进展密切相关的分子。实时定量PCR和Northern blot实验显示MZF1-AS1在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相对低表达,而在IMR-32相对高表达。RNA FISH实验显示MZF1-AS1主要位于细胞核。随后的MTT、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和基质胶侵袭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MZF-AS1可促进神经母细胞瘤的增殖和侵袭,而敲低MZF-AS1则会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的增殖和侵袭。此外,裸鼠皮下成瘤实验和尾静脉转移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MZF-AS1会促进肿瘤体积增大、质量增加和肿瘤转移,而敲低MZF-AS1将抑制肿瘤体积增大、质量增加和肿瘤转移。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MZF1-AS1是与神经母细胞瘤进展密切相关的分子,其可促进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第二部分长链非编码RNA MZF1-AS1与PARP1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相互作用目的:鉴定与MZF-AS1相互作用的蛋白,探讨MZF-AS1与相互作用蛋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RNA pull-down实验及质谱鉴定与MZF-AS1相互作用蛋白。应用核酸与蛋白结合分析平台cat RAPID评估目标蛋白和MZF-AS1的结合能力。RIP、RNA EMSA以及In vitro binding实验用于进一步检测MZF-AS1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明确两者的互作区域。结果:RNA pull-down及质谱结果显示PARP1是与长链非编码MZF-AS1相互作用的蛋白。cat RAPID平台分析显示PARP1蛋白与MZF-AS1存在互作的可能,并解析了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构基础。RIP实验进一步证实了两者间的相互作用。RNA EMSA实验结果表明MZF1-AS1的第6号外显子区域(第1240-1639bp)介导与PARP1结合。同时,利用PARP1重组蛋白进行In vitro binding实验结果显示,PARP1的BRCT结构域(第376-662位氨基酸)介导PARP1与MZF1-AS1相互作用。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MZF1-AS1与PARP1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相互作用。第三部分PARP1协同长链非编码RNA MZF1-AS1调控基因的表达目的:探讨PARP1对MZF1-AS1调控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通过RNA-seq确定长链非编码RNA MZF1-AS1调控的基因。采用综合蛋白互作数据库Bio GRID和基因表达调控软件Ch IP-X解析相应的转录因子及靶基因。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Ch IP、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等实验以评估PARP1对MZF1-AS1靶基因表达的作用。结果:RNA-seq的结果显示MZF-AS1可调控基因的表达。Bio GRID和Ch IP-X分析结果表明,E2F1是调控MZF-AS1靶基因表达,且与PAPR1相互作用的最为重要的转录因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Ch IP、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等实验显示,PARP1协同长链非编码RNA MZF1-AS1调控基因的表达。结论:PARP1协同长链非编码RNA MZF1-AS1调控基因的表达。第四部分长链非编码RNA MZF1-AS1促进PARP1和E2F1相互作用目的:阐明PARP1与E2F1相互作用机制以及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长链非编码MZF-AS1对二者相互作用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免疫共沉淀和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检测PARP1和E2F1相互作用。构建PARP1和E2F1的不同截短以研究二者相互作用的具体机制,并评估不同条件下的二者相互作用的变化。进行Ch IP、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实验以检测PARP1与E2F1相互作用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以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和基质胶侵袭实验评估PARP1和E2F1对MZF1-AS1调控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影响。结果:免疫共沉淀和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结果表明PARP1与E2F1在细胞内可直接相互作用。同时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PARP1的结构域BRCT和E2F1的结构域DNA结合区(DBD)介导二者间的相互作用。此外,过表或敲低MZF-AS1会影响PARP1与E2F1之间的相互作用,但不影响E2F1糖基化修饰水平。Ch IP、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实验表明PARP1与E2F1的相互作用可影响下游基因的表达。同时,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和基质胶侵袭实验结果表明:PARP1与E2F1介导了MZF1-AS1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结论:长链非编码RNA MZF1-AS1可促进PARP1和E2F1相互作用。第五部分PIP-14抑制长链非编码RNA MZF1与PARP1的相互作用目的:探讨PIP-14对MZF1-AS1与PARP1相互作用的影响,评估PIP-14对神经母细胞瘤的作用。方法:运用蛋白和核酸互作位点分析平台RNABindRPlus解析介导PARP1与MZF1-AS1相互作用的氨基酸位点,并以RNA pull-down实验检测突变位点对PARP1与MZF1-AS1相互作用的影响。合成PARP1竞争肽PIP-14,以免疫荧光实验观察其摄取及细胞定位。通过RIP和RNA pull-down检测PIP-14对MZF1-AS1与PARP1相互作用的影响。同时,应用western blot检测PIP-14对下游靶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和基质胶侵袭实验以检测PIP-14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同时,建立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通过裸鼠皮下肿瘤模型和尾静脉转移模型,评估PIP-14对神经母细胞瘤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结果:RNABind RPlus解析表明PARP1结构域WGR中的三个氨基酸介导了PARP1与MZF-AS1相互作用。同时,RNA pull-down实验显示WGR中结合位点的突变抑制了核酸和蛋白相互作用。免疫荧光实验显示,合成肽PIP-14可被肿瘤细胞摄取,且其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内。RIP和RNA pull-down实验表明PIP-14可以抑制核酸-蛋白相互作用。并且,western blot实验证实PIP-14可抑制下游靶基因的表达。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和基质胶侵袭实验显示:PIP-14可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和侵袭。同时,裸鼠皮下成瘤实验和尾静脉转移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PIP-14可抑制肿瘤体积增大、肿瘤质量增加和转移。结论:PIP-14可抑制MZF1-AS1与PARP1的相互作用,同时可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的进展。第六部分神经母细胞瘤组织标本及细胞株中各基因表达分析目的:检测神经母细胞瘤组织标本及细胞株中基因表达,阐明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实时定量PCR与western blot检测不同神经母细胞瘤组织和细胞系中PARP1,E2F1,MZF1,c-Kit,PRKCG和RET的表达水平。解析GEO数据库以阐明PARP1,E2F1,MZF1,c-Kit,PRKCG和RET基因表达水平与生存的相关性。结果: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不同神经母细胞瘤组织和细胞系中PARP1,E2F1,MZF1,c-Kit,PRKCG和RET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织。此外,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高表达PARP1,E2F1,MZF1,c-Kit,PRKCG和RET组患者预后较低表达组差。结论:不同神经母细胞瘤组织和细胞系中PARP1,E2F1,MZF1,c-Kit,PRKCG和RET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组织,并且高表达PARP1,E2F1,MZF1,c-Kit,PRKCG和RET的患者预后差。
其他文献
制造执行系统(M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MES)是智能车间的重要功能,通过MES可以实现工艺信息的从设计过程到制造过程的传递。然而,输入MES的工艺信息是非结构化的文档,这给自动化的信息识别带来困难。因此工艺信息的自动识别是将MES中的非结构化数据转变为结构化数据的关键。基于深度学习的命名实体识别方法在结构化信息提取中表现出极大的潜力。但是,真实工业场景中工艺文
近年来,计算机视觉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人工标记的大量数据以及图像处理器制作工艺的逐步提升。作为基础的计算机视觉任务之一,图像分割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以及实际应用价值(如可用于自动驾驶、医疗影像分析、智慧农业、机器人导航等任务中)。图像分割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按输出结果的不同具体可分为以下四个子任务:无语义的一般图像分割、像素级别的语义分割、只考虑可数类的实例分割以及实例分割和语义分割相结合的全景分
移动互联网时代,在线新闻的产生与传播变得非常迅速,如何及时又准确地预测新闻舆情成为了当今社会不可忽视的问题。文本社会情绪分类技术在近些年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社会情绪分类旨在从新闻文本出发预测大量读者阅读该新闻后的情绪分布,如高兴、悲伤、厌恶等。本文研究基于主题增强神经网络的社会情绪分类方法,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提出一种基于主题语义融合特征的社会情绪分类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思想是提出
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一步,股权结构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关键。以2013—2017年沪深两市241家国有“混改”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股权结构、董事会权力配置对企业R&D投入之间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混合所有制下企业股权结构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从实证层面探索混改股权结构对企业R&D投入影响,并在引入董事会权力配置变量后,分析该变量对上述两者是
高光谱遥感的概念在19世纪80年代提出,近年来高光谱遥感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与传统的遥感图像相比,高光谱遥感图像具有波段数多、相邻波段间隔窄、光谱分辨率高、数据量大、数据冗余性大及“图谱合一”等特性。由于现有成像光谱技术的限制及地物的复杂多样性,高光谱遥感图像仍表现出空间分辨率低的特性,导致观测到的像元光谱并非单个物质的光谱,而是由多种不同物质的光谱混合而成,即产生了混合像元。而在不同的混合像元中,
激光直写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加工技术,在当前微电子产业中已取得实质性应用。微电子有源器件需要微纳导电图形来支撑其主要的光电功能,而制造其中微纳导电图形的技术至关重要。普通金属与导电聚合物是导电图形中的主要材料,其传统的微纳加工需要多种设备,工艺非常繁琐。而飞秒激光能使材料在激光焦点处发生光物理或光化学反应,具备一步实现各种高分辨率图形的能力。如果将飞秒激光与导电图形的微纳制造相结合,则能够极大简化传
研究目的:已知早期接触对羟基苯甲酸酯(parabens,PBs)可干扰体内激素合成过程并影响男性生殖发育,但关于PBs暴露与女性生殖健康之间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甚少。本研究旨在探索PBs暴露与女性卵巢储备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本研究为一项横断面研究,以就诊于同济医院生殖中心的139名女性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单点尿液标本以检测尿液中PBs的浓度。使用个人护理用品自我报告的问卷信息作为评价患者暴
燃煤电厂烟气中汞的排放已经严重威胁到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单质汞(Hg~0)的物理稳定性和化学惰性使得Hg~0处理成为烟气中汞脱除的难点。目前脱除Hg~0应用较为广泛的就是活性炭喷射技术(ACI),但是应用过程中存在活性炭(AC)脱汞能力低,操作成本高等问题。并且使用后的吸附剂依旧会残留在飞灰中,不仅降低飞灰使用价值,还有可能导致汞的再次释放。考虑到AC优越的物理结构特性,如果能加入磁性使其实现分
学位
Nav1.5属于电压门控离子通道(voltage-gate sodium channel,VGSC)家族成员。Nav1.5对于心脏节律的维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心脏钠离子通道Nav1.5的(?)亚基,由SCN5A基因编码。遗传学研究发现,SCN5A/Nav1.5发生突变会导致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与心源性猝死,包括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房颤、心脏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扩张性心肌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