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书面作文评价在作文教学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对写好书面作文评价的研究,不仅是书面作文评价的现状的需要,更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传统的书面作文评价只是把学生当成纯粹的被动接受的客体,着力于指导学生如何改进写作方法、技巧,提高作文分数,而不重视中学生对书面作文评价的接受问题,导致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总是提不高,缺乏写作的欲望和自信心,因而导致书面作文评价的实效性不高,达不到作文评价的目的。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将从心理学的视角着手研究初中语文书面作文评价,以学生对书面作文评价的接受心理为突破口,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等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根据调查的结果来分析在初中语文书面作文评价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并积极研究解决或缓解问题的一些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具有可行性的办法。通过对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的四所中学共800份的问卷调查情况来看,该地区的书面作文评价的总体情况比较乐观,主要表现在:语文教师对书面作文评价的频率较高,反馈也较及时,能够满足多数学生的心理期待及心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对写作的自信心;学生大多能够接受书面作文评价的内容,对书面作文评价的态度较好,且大部分学生能够接受同学互评作文的方式,但是许多学生尚缺乏自觉修改作文的意识。从调查中得知,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心里更希望得到的书面作文评价是由教师精批细改的,能够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优缺点兼而有之且有具体指导、有针对性的,能够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发掘写作潜能、提高写作水平的评价。因此,改进书面作文评价,可以尽量从满足学生的接受心理方面着手。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及调查结果分析,对书面作文评价的施行、改进提出以下建议:作出内容具体详细、富有激励性和创新性、谈心式的书面作文评价;作出关注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尊重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的书面作文评价;采用以学生互评与教师精批细改相结合为主的书面作文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