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劳山林区植物多样性及保护利用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g76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省劳山林区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既是森林草原向草原植被过渡的重要生态交错区,也是陕西黄土高原森林生态系统保存最为完好和生物多种性最为丰富的区域,在保障陕西北部国土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调查、植物标本鉴定和分析,研究了本区植物地理成分多样性及资源植物的数量特征,旨在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资源利用提供数据支撑。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本区共有植物718种,隶属于97科360属。其中裸子植物2科4属6种;被子植物95科356属712种;在被子植物中,双子叶植物80科276在属550种,单子叶植物15科80属162种。(2)本区植物区系的优势科有8科,占总科数的8.25%;表征科有3科,占总科数3.1%;优势属有19属,占总属数的5.51%,表征属有11属,占本总属数的3.09%。(3)本区植物生活型共有4个大类、8个小类,即常绿和落叶的乔、灌木,多年生、二年生和一年生草本植物及藤本植物,其中以草本植物占优势;乔、灌木多为落叶的种类,藤本植物种类较少。(4)本区共有保护植物19种,隶属于10科16属,其中裸子植物仅有杜松1种,被子植物共有18种,隶属于9科15属。从保护级别看,本区有珍稀濒危植物4种,隶属于4科4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4种,隶属于7科13属;陕西地方保护植物7种,隶属于3科7属。(5)本区共有资源植物238种,其中淀粉及糖类45种,纤维植物23种,芳香植物12种,鞣料植物24种,油脂植物35种,树脂、树胶和橡胶植物15种,经济昆虫的寄主植物2种,药用植物82种。
其他文献
车联网通过车与车、车与路等实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实现信息共享,以此提高交通效率。但攻击者可以通过无线信道窃取、篡改车辆发送的消息,从而破坏车联网的正常通信,威胁车联网的安全,并有可能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由于车辆的高速移动性,使得节点之间的通信必须在有效时间内得到认证,因此,设计安全高效的车联网消息认证方案尤为重要。本文利用边缘计算和聚合签名等技术,结合基于身份的密码体制、异构聚合签密和无证书聚合签名
随着在线教育的快速发展,在线学习平台积累了丰富的试题资源,使学习者面临“信息过载”和“学习迷航”等问题。利用学习平台所积累的学习者行为数据和历史作答数据,评估学习者认知水平,结合知识结构进行试题推荐技术研究,对于提升用户的学习效率优化学习路径,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研究意义。认知心理学理论所构建的传统认知诊断模型在评估学习者认知水平通常基于静态场景,模型难以反应学习者的行为与试题之间的复杂关系,而基于
随着互联网应用系统的广泛使用,微信、微博和百度等平台产生了海量的短文本数据,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运用成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研究重点。文本聚类作为一种无监督学习技术,既不需要对数据标签进行手工标记,也不需要提前训练数据处理模型,具有较强的数据加工能力和领域适应性,被广泛应用于舆情监管、兴趣挖掘、文档整合等领域。短文本数据具有特征稀疏性、语法不规范性等特点导致传统的文本聚类方法在短文本聚类中
青杨(Populus cathayana Rehd.)由于耐干旱、生长快,成为防风固沙的先锋树种和良好的用材树种。但随着青杨人工林面积的日益扩大,栽培管理模式的单一,杨树溃疡病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严重制约了林业的发展。为探明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在提高青杨抗溃疡病方面的作用,本文研究了青杨接种AMF异形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rr
心血管疾病作为一种慢性疾病一直困扰着人类,是危害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因此,利用患者的电子病历信息来自动预测心血管疾病,在智能辅助诊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也是智慧医疗研究方面的热点问题。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发展,疾病预测方面也迎来了其强劲的发展势头。本文在电子病历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利用现有成熟的命名实体识别技术识别并抽取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为疾病预测任务提供了新的思路。由此,本文紧
松栎混交林群落是秦岭林区分布最广泛,具有典型性和重要性的森林类型,主要分布在秦岭海拔1300 m至1700 m之间,其面积约占秦岭天然林的60%。锐齿槲栎(Quercus aliena var.acutiserrata)、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华山松(Pinus armandii)是秦岭松栎混交林的主要树种,在自然条件下往往存在一定的更新限制和障碍。为了更好地保护松栎混交林
电容层析成像(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ECT)是一种电学过程层析成像技术。该技术可根据测量所得的电容值反演出被测场域内的流体截面图像,因其具有无辐射、非侵入、成本低和可视化等特点,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并研究。目前,针对ECT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容传感器设计、数据采集系统优化和图像重建等方面。本文基于8电极电容层析成像系统,针对图像重建算法开展研究。在对
祁连圆柏(Juniperus przewalskii)群落是青海省主要森林群落之一,在维持青藏高原生态安全、保育生物多样性和涵养水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其分布海拔较高,交通不便,有关青海省祁连圆柏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鲜见报道。为了解祁连圆柏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以青海省祁连圆柏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探讨了该群落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垂直分布格局和影响物种多样性的
图像分割是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中最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之一,是将图像分成若干个具有独特性质区域的过程,分割的好坏影响着后续处理的效果。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提出了大量的图像分割算法。其中,基于模糊聚类的图像分割算法最为经典,它结合了模糊性质以及聚类理论表达出较好地结果,现已广泛应用于多个研究领域。由于模糊C均值聚类(Fuzzy C-mean clustering,FCM)算法聚类中心与局部邻域信息的
遗传多样性决定物种的生存、发展和进化,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该物种的保护和利用。祁连圆柏(Juniperus przewalskii)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特有的优势树种,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作用。同时,具有药用和材用价值。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高山物种将特别脆弱,祁连圆柏作为青海省优良乡土树种之一,当前适生区的变化尚不清楚。为全面掌握青海省祁连圆柏遗传变异规律,揭示祁连圆柏居群遗传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