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片开放血瘤屏障的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昆明医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kelvin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体外血瘤屏障(Blood Tumor Barrier, BTB)模型,探索中药冰片开放血瘤屏障的分子机制。方法:1.分离鉴定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2.大鼠胶质瘤细胞C6与第3代HUVECs非接触共培养建立体外血瘤屏障模型;3.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培养7-9天后的血瘤屏障模型上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和单独培养7-9天后的第3代HUVECs上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表达的情况;透射电镜方法比较血瘤屏障模型上紧密连接和单独培养的第3代HUVECs上紧密连接的形成情况;4.用浓度为200μg/ml的冰片作用于体外血瘤脑屏障模型。分别在冰片作用2小时、4小时、8小时、16小时和24小时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的表达情况,同时行透射电镜观察紧密连接的形态。结果:1.通过对人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的检测,证明成功分离培养了脐静脉内皮细胞。2.成功建立体外血瘤屏障。3.体外血瘤屏障的检测如下:3.1免疫组织化学示:非接触共培养的体外血瘤屏障模型上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5的表达,较单独培养的HUVECs上claudin-5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3.2透射电镜示:非接触共培养的体外血瘤屏障模型上紧密连接,较单独培养的HUVECs上的紧密连接连续且紧密;经膜两面非接触共培养的C6细胞未伸出伪足包绕内皮细胞或突入内皮细胞间隙呈现典型的“血管周足”不完整现象。4.冰片作用体外血瘤屏障模型后:4.1免疫细胞化学示:冰片作用后的各组体外血瘤屏障模型上claudin-5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4.2透射电镜示:冰片作用4小时后,发现血瘤屏障模型上紧密连接开始受到破坏,随着冰片作用时间的延长,16小时后破坏最为严重,但在24小时以后紧密连接的连续性恢复,变得更为紧密。结论:1.通过C6细胞与HUVECs非接触共培养,成功建立体外血瘤屏障模型。2.中药冰片通过影响紧密连接的形成来开放血瘤屏障,在本实验中,在作用4小时后,发现血瘤屏障模型上紧密连接开始受到破坏变得疏松而断续,作用16小时后破坏最为严重。24小时以后紧密连接连续性恢复,变得更为紧密。3.冰片开放血瘤屏障的机制不是通过调控内皮细胞上claudin-5的表达来实现的。
其他文献
企业财务人员的价值体现不仅仅是日常记账算账,更重要的是对企业具体业务的深入和对管理决策的支持。具体体现在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税务管理、尽职调查等技术维度的专业价
产品质感是产品通过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系统,将产品的色彩、材质、形态造型及加工工艺等多种信息向人们传递的呈现方式,是建立在人们生理基础之上使人们对产品产生的心理反
【研究背景及目的】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南方地区尤为高发,放疗被认为是首选的治疗手段。然而,临床上部分病人放疗后出现局部
称取一定量湿巾样品加乙醇超声提取后,离心过滤,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湿巾中的丙二醇含量,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该法在2.50~200.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1,2-丙二
在原核和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含有回文序列的区域高度可变且稳定性差,主要原因是回文序列能形成发卡或十字形二级结构,然后通过滑动错配、单链复性以及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
目的:宫颈癌是妇女癌症的主要死因之一,其发生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目前宫颈癌的临床治疗以手术及放化疗为主,而传统中医药对改善宫颈癌患者术后损伤及放化疗毒副反应具
合成了以胆固醇为疏水基、双甘肽为亲水基的两亲分子N-胆固醇甲酰基双甘肽钾盐(Chol-GG-K)。利用透射电镜(TEM)、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等手段研究了该分子在水中的聚集行为
辽河上游是重要的农业基地,其水质状况的好坏不仅对流域内农业生产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严重威胁着流域内的水环境安全。近年来,随着对辽河流域的不断治理,其水环境污染恶化趋势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面源污染对水环境污染构成的威胁却在进一步增加。本文以辽河上游为研究区,针对流域的气候、地域特征和水环境特性,通过实地调研对研究区面源污染特征进行分析,采用系数法估算流域内COD、TP、NH_4+-N等指标的污染负荷;并构
目的探讨左甲状腺素钠联合补硒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所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72例桥本甲状腺炎所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86
采用半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研究了菲律宾蛤仔对养殖海水中阿特拉津的富集和消除规律。在水温(20&#177;1)℃,阿特拉津暴露浓度分别为1.0、10.0和200μg/L的养殖海水中,菲律宾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