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科目,受到学校、家庭以及学生的高度重视。纵观国内外对学习兴趣的研究不在少数,但仍缺乏较为完善而科学的研究方法。“如何提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这一话题近些年来备受关注,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是导致学生成绩低下、教师教学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理论入手,对与数学学习兴趣相关的文献进行了分析总结,将数学学习兴趣归为两类:数学学习个体兴趣以及数学学习情境兴趣。在此基础上,以西安市一所中学的18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别对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个体兴趣及情境兴趣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在本次研究中,将初中生数学学习个体兴趣界定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以及学生年级这两个因素;将初中生数学学习情境兴趣界定为学校以及家庭两方面因素。其中,学校因素包含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数学史的引用情况、使用数学现代教育技术情况以及教师性别这三种因素;家庭因素包含父母的文化程度以及父母对孩子数学学习的关注程度这两种因素。本文通过调查上述因素后对影响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同时也希望通过对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相关因素的研究,能够为现今的数学教育尽绵薄之力。通过研究得到了以下的结论:按照低、中、高三个等级划分,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各等级人数分别为7%、25%和68%,这可以粗略地说明当前大多数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现状。数学学习兴趣与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男生和女生之间的数学学习兴趣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其数学学习兴趣会略微提高,自我效能感也是如此;教师课堂教学中对数学史知识的渗透,以及数学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且学生喜欢男数学教师胜于女数学教师。父母的文化程度对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影响不大,但是父母对孩子数学学习的关注程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调查并研究了教师性别这一因素对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否有影响,并探讨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兴趣的关系;学生的年级与数学学习兴趣及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数学史知识的引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以及教师的性别这三个因素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家长的文化程度以及对孩子数学学业的关注程度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影响等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提升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