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流泵间隙涡流及能量耗散特性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TR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轴流泵叶顶间隙的存在,叶轮内会产生间隙泄漏流,泄漏流与主流相互作用形成间隙泄漏涡、分离涡等复杂流动,在非设计工况下会严重影响泵的性能。在空化条件下,这些复杂的间隙涡流还可能会诱发涡空化,导致振动、噪声等,影响泵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轴流泵间隙涡流和能量耗散等科学问题,本文采用试验观测、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的方法,系统研究了轴流泵内间隙涡流特性和能量耗散特性。然后提出了在叶片叶顶开C型槽来控制间隙涡流的方法,揭示了C型槽控制间隙涡流、降低湍流耗散的机制,提升了轴流泵非设计和空化工况下的性能。主要研究工作及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1)阐明了流量和间隙宽度对轴流泵间隙涡流和能量耗散特性的影响规律,揭示了轴流泵叶轮和导叶区湍流耗散的产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叶轮和导叶是轴流泵内高能量耗散的主要区域,且主要是湍流耗散。叶轮内高湍流耗散主要分布在叶片进口吸力面侧,吸力面侧回流区及出口尾迹区,是由叶片前缘的流动分离、吸力面侧回流涡及尾迹流所致。随流量减小,流体与叶片进口之间的攻角增大进而在叶轮内产生更多流动分离,使得叶顶间隙泄漏涡增大并沿吸力面向下游延伸更远,进而在此区域产生更多湍流耗散。随间隙宽度增大,泄漏流与主流在间隙附近掺混更多使得叶顶间隙分离涡和泄漏涡都有所增大,进而在叶顶间隙附近产生更多湍流耗散。(2)阐明了汽蚀余量和间隙宽度对轴流泵间隙空化流动和能量耗散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汽蚀余量减小,叶片吸力面附着空化和泄漏涡空化增大,叶轮内高湍流耗散区主要沿叶片吸力面侧向下游移动。随叶顶间隙宽度增大,叶顶附着间隙空化和泄漏涡空化有所增大,使叶顶间隙附近湍流耗散增大并向下游移动。叶轮内高湍流耗散区域主要分布在空腔后部,这是由于空腔尾部脱落引起的不稳定流动所致。(3)在轴流泵间隙涡流和能量耗散特性影响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叶片叶顶开C型槽来控制间隙涡流,降低叶轮内湍流耗散的方法,揭示了开槽控制间隙涡流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非设计流量工况下,叶顶开C型槽后槽射流冲击了泄漏涡,阻碍了泄漏涡和分离涡的融合,从而抑制了泄漏涡和分离涡向下游的发展,使得叶轮内叶顶附近的湍流耗散显著降低,开槽后轴流泵水力性能得到了提升。在空化工况下,槽引流阻碍了间隙泄漏涡空化与叶顶间隙空化的融合,使空泡被分散,从而抑制了泄漏涡向下游的发展,减小了叶顶附近熵产,最终提升了泵的性能。
其他文献
背景:长时间机械通气之后的病人,往往出现以膈肌收缩力下降和(或)膈肌纤维发生萎缩为特征的收缩乏力,临床上称之为呼吸机相关的膈肌功能障碍。镇静作为机械通气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但镇静药物对膈肌功能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已有数据表明,丙泊酚镇静引起大鼠膈肌收缩力的降低和膈肌纤维的萎缩。右美托咪定镇静可引起机械通气后大鼠膈肌收缩力的降低但并不伴有膈肌纤维的改变。但是以上哪种药物对机械通气后膈肌功能的影响
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产业的兴起,亟需低功耗、高稳定性的微纳传感器。目前,商用的半导体气体传感器通常采用金属氧化物(如SnO2)纳米颗粒作为敏感材料,由于SnO2材料需要在高温下工作(150~400℃),存在着长期稳定性差、功耗大等问题。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GaN)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耐酸碱腐蚀),可以在苛刻环境中使用。而且,GaN纳米线具有比表面积大、晶体质量高以及易于集成等优点,是新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蓬勃发展,整个网络中数据逐渐呈现高增速化、巨规模化、多类型化等特征。云存储作为可降低数据管理开销和提高数据使用效率的核心技术与方法之一,随其所提供的服务日益完善而备受关注。企业、个人和政府机构越发愿意外包自身拥有的宝贵数据至云平台,以供服务对象可随时随地享受优质数据服务。然而,由于云存储模式下数据脱离了拥有者的实际掌控以及云平台的不可信,数据自身安全与隐私受到了巨大
人类视觉系统感知周围场景时所获取的信息不仅包括物体反射不同光谱产生的RGB信息,也包含双眼形成的立体视觉所提供的深度信息。RGB-D传感器的广泛应用能够提升计算机对现实环境中的物体的感知能力,其中深度传感器的高可用性为RGB-D图像处理中的建模与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补充信息。本文从人类视觉系统感知深度相关的视觉特性出发,讨论了立体视觉中的视觉关注机制,针对RGB-D图像的视觉显著性预测、显著性目标检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s)是一种由有机配体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的多孔晶态材料。近二十年来,金属有机框化合物因其结构的多样性和可调控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改变金属离子或配体种类可以获得不同的结构,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在大量的结构当中,有一类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尤其引人注目。这类多孔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由第四副族金属(即Ti,Zr,Hf)与氧原子配位形成节点或金属簇。基于软硬酸碱理论,硬酸与硬碱的亲
去对称化是指将具有前手性中心或内消旋的分子中两个对称因素中的一个选择性地转化,获得高光学纯度的手性化合物的方法。去对化策略在构建位阻较大的手性季碳中心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论文利用钯催化分子内去对称芳基化策略,发展了两类去对称化反应,构建了两类含季碳中心的稠环化合物。这两类反应分别是γ位季碳环己酮前手性化合物去对称化构建[3.3.1]壬酮化合物以及4位季碳的1,4-二氢吡啶前手性化合物去对称化构建
由于模糊集理论与序理论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更广泛的聚合理论背景下,研究更一般结构(比如,有界格和有界偏序集)上的结合性聚合算子(比如,三角模、三角余模、一致模、零模和一致零模)已成为当代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并得到广泛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了有界格上三角模、三角余模、一致模和零模的构造问题.基于实单位区间[0,1]上三角模和三角余模的序和构造法,在有界格上构造三角模和三角余模的序和得到了广泛的类比研究.
在岩石工程中,节理裂隙特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岩石物理性质。数量众多、分布形式复杂、多尺寸跨尺度的复杂节理使得岩体具有尺寸效应、不均匀性和不连续性。一般而言,进行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时,围岩强度及其力学参数的正确性是保证计算结果的基础,缺乏对岩石和节理尺寸效应的考虑将对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生较大影响。因此,研究岩石和节理强度尺寸效应规律、数值模拟中参数尺寸效应规律以及围岩稳定性分析的数值应用方法具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中国会迎来一场信息化智能化的产业革新,这其中主要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与此同时,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也将极大地促进边缘计算的发展。由于边缘计算可以有效地缩短物联网系统的延时和能耗,并保护用户数据的隐私,因而会成为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主要应用领域。在边缘计算大发展的背景下,基于边缘穿戴设备的行人运动感知在近年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并在室内定位导航、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