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报告结局”中医评价量表,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自评中医药(药物或方案)对其产生的临床疗效,并在研究中进一步完善病人报告结局的量表制定方法、步骤、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1.参照国内外较公认的“病人报告结局”内涵的定义,并结合我国文化特征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中医症候特点进行,筛选有关条目形成条目池;并确立问卷条目的问答形式、反应尺度及量表布局。通过专家评议与小范围预试、正式预试,对量表条目进行必要的处理,并采用一系列统计方法对量表预试结果进行全面分析,进一步精简和优化条目,从而形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报告结局”中医评价量表。2.本研究中,在遵循病人报告结局研究的一般方法与步骤的同时,将传统方法重新分解、组合,形成了以“确定量表的研究目标与原则、选择条目形成条目池、小范围预试及专家评议评分、条目再筛选”为主线的四步方法,将传统方法中的某些步骤进一步细化、深化,并在研究中引入多元共线性诊断、因子荷载矩阵等一些新颖、且更适合中医临床疗效测评的统计方法。3.在量表研制中,主要通过广征博引(参加人员广泛、参照的资料广泛、征集意见广泛),培训好测试员、对患者进行认真的宣传工作,遵守临床科研原则、质量控制人员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等多种方法,保证了量表研究的顺利进行及量表的质量。结果:在确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报告结局”概念的同时,初步确立中医证候、躯体健康、心理和精神状况、个人生活情况、疾病疗效及医疗工作的满意度五个领域作为本量表的维度,并经过多次筛选和优化将条目精简至35条,其中中医证候维度12条,躯体健康5条、心理和精神状况4条、个人生活情况和疾病疗效及医疗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各7条,另加总体条目2条,共同组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报告结局”中医评价量表。结论:1.本量表编制中采用多维方法,包含中医证候、躯体健康、心理和精神状况、个人生活情况、疾病疗效及医疗工作的满意度五个维度,既符合病人报告结局制定的一般准则,又具有中医特色内容。条目经多次增删、修改、合并、调整、口语化等处理,通过系统的统计学处理及多元共线性诊断等,使条目质量显著提高。2.在遵循病人报告结局研究一般方法与步骤的同时,对传统方法进一步细化、深化、专业化,从而形成了一个步骤更清晰、更具体、更具操作性的病人报告结局中医量表制定方法,并在研究中较多地引入一些新颖的统计方法。3.在本研究中采用的质控方法是有效和可行的,它保证了量表研制的顺利进行,从而保证了量表研究的质量,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实用的质量控制办法。4.本量表的接受率、回收率、完成率较高,完成时间不长,即量表的临床可行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