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儿童青少年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2009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母教养方式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学校适应有着重要影响。由于我国目前城市和农村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教育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而本领域中大多数研究者将其研究对象定位于城市儿童青少年。为此,本研究选取德州市三所农村小学和一所农村中学共907人为研究对象,对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儿童青少年的情绪适应、行为适应、同伴关系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和探讨。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农村儿童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年龄段、独生/非独生差异。具体表现在:父亲对于男孩比对女孩有更多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母亲对于男孩比对女孩有更多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和偏爱被试。母亲对于小学男孩比对小学女孩有更多的惩罚严厉,对于非独生子比对非独生女有更多的拒绝否认。母亲对于青少年比对儿童有更多的情感温暖与理解,父亲对于非独生青少年比对非独生儿童有更多的情感温暖与理解,父亲对于独生儿童比对独生青少年有更多的过度保护。父亲对于独生儿童比对非独生儿童有更多的情感温暖与理解和过度保护,母亲对于独生子比对非独生子有更少的拒绝否认。2农村儿童青少年学校适应存在着显著的性别、独生/非独生差异。具体表现在:男孩的社交—领导行为、害羞—敏感行为和学业成绩的得分显著低于女孩,而攻击—破坏行为和同伴拒绝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孩。独生子女的孤独总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女孩的害羞—敏感行为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女孩。3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儿童青少年的情绪适应、行为适应、同伴关系和学业成绩均有密切的关系。具体表现在: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与子女的孤独总分有极显著的负相关,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母亲偏爱被试、父亲过度保护与子女的孤独总分、焦虑总分有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母亲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与子女的焦虑总分有显著的正相关。
其他文献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发生命安全教育是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在课程管理体制指导下,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立足于基础教育,通过对中小学学生生命安全方面的需求进行科学
吉林省地处祖国的东北边陲,冬季时间比较长,是我国重点开展冬季体育项目的省份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开展冰雪运动的自然条件。吉林省比较早建立了速滑训练基地,并为国家队培养
随着城市竞争的加剧,有利于城市发展的资源越来越集中在处于优势地位的城市中,如何保持自己的优势,如何在竞争中扬长避短,城市营销者们提出了城市品牌化的概念,用品牌化的城
介绍了割灌机的应用情况,割灌机的市场前景及未来发展趋势。
口语测试是主观性语言测试最为典型的代表,它能最为直接地反映一个人外语基本水平的高低,也对教学有很强的反拨作用。然而,测试界以选择题为代表的客观考试明显占有优势,而主
作为女性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以淫行为目的的妇人,获得代价,将自己身体提供于男子”,娼妓是一直背文学作品讲述着的,从古至今,被讲述着的同时她们也在讲述着自己,这我们从历
现代意义上的健康不仅是生理上的健康,还包括心理上的健康。心理健康是现代人才的必备条件和基本要求。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体正常学习、生活与成才,而且还影响到我国新
2006年全国两会(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又一次提出继续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可见,振兴东北意义重大。东北三省均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制
在油画艺术领域中,色彩是油画的主要表现手段,同时又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油画色彩的丰富表现力和它所产生的感情力量,它可以直接在艺术家和观众的心灵之间架起一道互相沟通的